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更有利于促进人民币与日元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图为日本展商在上海国际礼品展上展示的日式风格的饰品类礼品。刘颖摄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意味着在交易过程中,人民币正在离开美元中介进入到国际货币市场。”中国社科院世经所研究员张斌说。
通过贸易使人民币走出去,先成为结算货币,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通道。日元是除美元、欧元外国际主流的结算货币,而人民币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结算货币。通过全球最活跃的外汇市场之一的东京外汇市场,人民币更容易被国际市场所接受。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主动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积极拓展跨境贸易投资的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同时,还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阿根廷、土耳其、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签署了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但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紧盯美元,人民币兑其它货币的汇率根据美元与其汇率间接套算,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汇率形成机制的僵化与失真。因此,推出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将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透明、价格更真实,增强人民币汇率的自主性,有利于企业汇兑成本的降低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
丁志杰也认为,人民币在东京外汇市场直接交易,提高人民币可兑换性,增加了人民币被接受程度,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这又减缓了人民币和日元在自由兑换过程中对美元的依赖,提高了亚洲货币汇率定价的自主性,有利于形成均衡的国际货币体系。
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将迫使今后的人民币的改革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汇率制度,当前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应该是自由浮动;二是资本项目方面,今后要加大开放力度。这两个方面一直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最为小心谨慎的。
有利中日韩自贸区建设
丁志杰认为,人民币与日元的直接交易,不只是中日经贸的事,更让人们看到了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积极信号。
5月13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国领导人达成一致意见,年内正式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由人口超过15亿的大市场构成的三国自由贸易区。在经济总量上,中日韩已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0%、亚洲经济总量的70%,可与北美、欧洲比肩成为世界三大经济圈。自贸区建成后,中日韩三国的整体经济福利都会有所增加。
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一大金融条件就是金融合作,而货币可以直接交易是前提。中日货币直接交易无疑会给年内启动的谈判带去积极的信号,显示中国与日本在此问题上的主动姿态。
丁志杰说,在此之前,中韩两国贸易直接用本币结算的尝试已先期进行,以后随着中日韩经济自由贸易的加深,不光人民币和日元直接交易,韩元估计也会走这条路。
暂时对美元影响不大
有媒体认为,鉴于中日分别是全球经济“老二”和“老三”的地位,中日两国货币直接交易而“甩掉”美元这个“中介”,预示着美元影响力的下降。
对此,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表示,美元的影响力并不会因为人民币与日元的直接交易受到削弱。“美元是全球货币的‘锚’,尽管人民币与日元实现了直接交易,但二者依然需要通过美元定价。”谭雅玲说。
谭雅玲解释说,人民币对日元汇率目前是根据美元套算而来,今后则是根据直接交易做市商报价形成。作为做市商,尽管报出的是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但却必须考虑日元对美元不断波动的情况。
建设银行专门从事宏观经济分析和商业银行业务研究的研究员赵庆明表示,人民币或者日元都不可能因为直接交易影响到美元,因为无论是中资、外资银行,都不可能在完全抛弃美元的基础之上,建立日元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
外汇市场是一个24小时的市场,商业银行在8小时营业终了时,会将持有的小币种(例如日元、人民币)兑换成大币种(一般为美元),以规避汇率风险。“就是说,中资或者日本的商业银行,当头寸达到一定规模时,仍离不开美元这个‘锚’。”赵庆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