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加快了对QFII的审批,并压缩了审批的时间,过去申请QFII额度一般都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而现在,证监会资格审批大约需要6个月时间,而外管局额度审批大约需要2个月时间。证监会5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28家QFII获批,而去年全年中国批准的QFII仅30家。
中信建投证券公司研究员王建说,由于中国资本市场不完全对外开放,以前外资机构要参与国内资本市场受到审批和额度限制,而此次中国对QFII从投资总额度和机构数量两方面扩容,无疑是向外资机构参与资本市场又放开了一大步。
王建说,投资中国的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都存在一种良好的预期,因此即使是在这两年中国股市低迷的时候,依然有许多外资机构希望能先拿到投资的机会,然后期望在市场转好的时候获利。
目前QFII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都很不错。机械设备、食品饮料、金属非金属仍然是QFII一季度持仓市值最大的三个行业。
在连续四个季度减持后,从去年四季度开始,QFII转为增持。而今年一季度,QFII进一步增持。根据中国知名证券信息服务公司同花顺的数据显示,一季度QFII投资股票的市值为611.95亿元,比去年四季度的578.68 亿元增加了33.27 亿元,增加幅度为5.75%。
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4月4日在其个人微博上称,目前中国贸易顺差大幅下降、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使外汇储备增幅度大减,正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开放资本项目和资本市场的机遇。
或许基于此,虽然A股市场波动大,但外资的介入热情却是有增无减。
放松
为了更方便QFII进入,证监会正在研究修改QFII办法,以降低QFII资格条件、扩大投资范围,同时协商外汇局放宽目前单个QFII最多申请10亿美元额度上限。但王建称目前新增的500亿美元的QFII额度不会一次性投入市场,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有可能在未来3到5年逐渐分配完。
证监会对QFII审核限制的放宽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第一,允许同一集团多家机构申请QFII资格。例如,近期证监会批准富敦资金管理有限公司的QFII资格,而与其属于同一集团的淡马锡富敦投资有限公司已于2005年获得QFII资格。
第二,允许已发行结构性产品(structured product)的QFII增加投资额度。此前,为限制QFII发行结构性产品,鼓励境外长期资金直接投资中国资本市场,证监会规定新批准QFII和追加额度不允许发行结构性产品;对于已发行结构性产品的QFII,不批准其增加投资额度。
第三,放宽对QFII投资比例的限制。此前,证监会对QFII的资产配置提出的要求是“股票比例不低于50%,现金比例不高于20%”。4月16日起,中国扩大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日波动区间幅度从0.5%上调至1%,使得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减弱,抑制了资本短期大规模流动,稳定了QFII等国际资金的动向。因此为满足QFII对资产进行灵活配置的需求,不再要求QFII的股票投资比例不低于50%,但现金比例仍不能高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