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口
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判断,预计上半年各个实施细则会按期出来,已经对民间投资开放的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政策更容易出来,并比较好操作。
而对于垄断行业领域的金融、铁路、电力等,张汉亚判断,可能会先选择局部放开。“比如铁路可以让单个线路独立核算,对民间投资放开,民间投资比较感兴趣的内蒙古、陕西到湖北、湖南中部省份的煤炭专线可以试点民间投资。”张汉亚说。
张汉亚认为,电网也可以选择部分放开,比如风力发电部分等。
但对于市政公用行业的垄断,业内人士认为民间资本进入有难度。国务院制定“新36条”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建设,希望进一步深化市政公用事业体制改革。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政策研究部主任马辉认为,目前地方政府手里有钱,一些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就自己来处理,客观来讲对市场化改革有所阻碍。
于是有专家建议,在市政公用事业、石油行业个别领域等应该限制国企投资,“比如在石油下游领域,限制中石油、中石化终端数量的发展,给予民企特别的政策,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竞争局面。”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说。
保育钧表示,当前要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必须用强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
特别是各部门将出台的“非公经济新36条”的细则更要考虑解决市场准入问题,尤其是投资和融资这两个领域,应吸收民间资本入股。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表示,在全球经济增长存在持续疲软的情况下,对民营资本的放开显得极为迫切。李扬说,本轮金融危机的影响可能要延续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自然不能独善其身,在提高内生动力方面,应向民营资本进一步开放市场。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数据,中国目前至少有20万亿元到30万亿元的民间资本。如能把这些资本用起来,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非常大,但这要给它创造一个好的投资环境。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金融投资委员会主席孙飞表示,要想让民营资本真正走进国企垄断行业,需要完善配套措施,切实降低门槛,排除歧视政策。因此“非公经济新36条”需要有完善的实施细则。而细则的质量如何,关键要看各部门的态度。
“如果细则迟迟无法出台,国务院不应再将细则制定委托给各执行机关制定。国务院有法制办、人大也有立法机构,可以由他们牵头,向全社会听证、公开,尽快制定出非公经济新36条”的细则。这在行政体制上和具体做法上是很容易做到的。”孙飞说。
附:中国民营经济状况
截至2011年2月,中国个私经济主体数量逾4000万户,从业人员超过1.6亿人。个体工商户户数达3406.54万户,资金数额1.27万亿元,从业人员6982.37万人;全国私营企业达818.88万户,注册资本(金)达17.73万亿元,从业人员9183.89万人。
(来源:全国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