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到底该不该纳入教材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焦点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络游戏到底该不该纳入教材
• 2009-07-13 •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边立平(鲁中晨报):有人说,网络游戏有三大“功劳”:一是造就了一小部分亿万富翁,二是养肥了一大批网吧老板,三是让数以千万计的青少年痴迷其中而不能自拔。有人说,网游是网络毒品,这话虽有一定道理,但也有点绝对,因为它们有一个本质的区别:毒品的存在就是非法的,碰都碰不得,弄不好就是死罪;而网游却是合法的,你恨它,诅咒它,遏止它,但都无济于事,到头来,它还是让那些网游运营商和网游的开发者们赚了个盆满钵满,并且是合法收入。至于让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的青少年成为受害者,也得辨证地看,因为还有更多同样接触过网游的青少年,并没有成为受害者。这里有个如何对待的问题,有个如何趋利避害的问题,有一个如何正视的问题。

网游进课堂,不光是要教会网游的操作方法,更要教会他们如何避免痴迷网游,像大禹治水那样,由堵变疏,这是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的可喜变化。只是我们在引导孩子认识网络游戏的同时,更应该培养孩子们的自制能力,这才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

 

请“三思而后行”

吴龙贵(金鹰网):在网游进教材的争议中,教材编写者反问反对者的一句话:“难道不写入教材,孩子就不玩游戏吗?”他认为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推荐好游戏要好过孩子们自己去找坏游戏。

这无疑是一句很有力的反驳,因为我们无法否定,不管网络游戏写不写入教材,孩子玩游戏都是无法避免。但这句话成立,并不代表就可以作为网游进教材的理由。按照这样的思路,难道我们无法阻挡的事物,都可以名正言顺地进教材吗?至于“推荐好游戏要好过孩子们自己去找坏游戏”,也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一来,“摩尔庄园”是不是一个好游戏还有待确认,二来,只要玩游戏,孩子们就不可避免地遇到“坏游戏”。

我不反对小学生玩网络游戏,但旗帜鲜明地反对网游进教材。因为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判断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课余玩游戏,只涉及到个体,可以自由选择,也不带有任何的导向性,进教材则不同,因为占用了一定的教育资源,而且是稀有的资源,对所有人形成了一种强制性,就必须遵循普适性的原则,什么样的内容能进教材,必须经过充分考虑的考量,利益最大化,照顾到绝大多数人的意愿。男孩子可能喜欢网络游戏,女孩子呢?网游进教材以后,会不会进一步强化游戏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在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科学论证之前,贸然就做出了选择,无异于拿孩子在做试验。

“与时俱进”是个好东西,但我们不能为了与时俱进而与时俱进,更不能把与时俱进作为评价教育改革的唯一标准。否则,岂不是任何一个新鲜事物都可以强加在孩子们身上?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在小学这个还不具备起码判断力和辩识力的阶段,引进网络游戏这个带有极大诱惑性和成瘾性的课程,恐怕还不是孩子们能够承受之“重”,也会让家长们感到无所适从。

教材编写者还表示,“网游这两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论坛注册和交流方法,学会上网的基本功,这些功夫日后也是上网的必备,现在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早早接触网络也是好事,但如果专门花上两节课的时间,教会孩子学习这些可能早就熟练掌握的“基本功”,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的教育者落后于时代了,另一方面,未免也代价太大。

 

乔志峰(亚心网):网络游戏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但有一点基本上没有异议:孩子的自制力和判断力较差,过早接触网络游戏极易成瘾,弊大于利。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反对将网络游戏收录进教材的做法。不管编写者的初衷是多么的美好,也不管老师在教学时如何“循循善诱”,恐怕都无法打消孩子由此对网游产生的巨大好奇,想要千方百计尝试一下——而很多成瘾的案例,都是由这一时好奇的尝试所起。

但显然,不管是教材的编写者还是其拥泵,也都没有十足的把握来确保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会产生副作用。学校教材的内容和质量关乎孩子的未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的编写者、出版者和审批者必须严格尽到出版、发行、监督管理的义务,确保教材少出错误、不出错误,尤其是不要轻易把未经证实其教学效果、没有十足把握的内容轻易加入进去。否则,这就有把教材当“游戏”、把孩子当“试验品”的嫌疑。

在进行严格论证之前,我认为网游进教材的行为应立即叫停——最起码应该缓行。孩子无小事,在关系到孩子的事情上谨慎一点、再谨慎一点,是教育者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赵登岩(武汉晚报):教材编写者把网游写进教材,有没有事先征求过教育专家、家长的意见,有没有经过最起码的论证?据我所知,时下的学习、交流网站基本都已提供论坛服务,为什么不从那些优秀学习网站中选例子让学生学习论坛注册和交流,而偏偏举例网络游戏?而若为追求教材新异,为何被当作例子的网游不是其他而是“摩尔庄园”?

没错,我担心的就是如今无孔不入的商业利益,何况还是写入教材。课本质量关乎到一代人的成长,所以教材编写不能仅停留在杜绝粗制滥造的较低层次上,还要用规范、透明的内容取舍来确保其品质和科学性,并辅以充分的论证和严格的把关。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和龙国际半程马拉松9月鸣枪
北京气象部门将对应极端天气发送预警短信
五星红旗飘扬伦敦奥运村 中国举行升旗仪式
全国已有33个城市出台楼市微调政策
中国在联叙团部分军事观察员完成任务回国
中海油与壳牌签订合同勘探南海莺歌海两区块
西共体参谋长研究派兵马里具体方案
美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审计美联储议案
法西两国呼吁欧元区尽快实施对西银行业救助
国务院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专题导航更多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15年前的7月1日,一个全球目光汇聚的时刻,一个亿万国人感动的瞬间。分离一个半世纪后,香港终于重回祖国怀抱。时光荏苒,东方明珠栉风沐雨,始终光彩依然。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