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标准像服务了谁?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焦点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孔子标准像服务了谁?
• 2007-02-01 •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无可厚非的文化促进举措

张树骅 (孔子基金会秘书长):孔子是举世公认的文化名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片。这一次采用广泛征集和社会参与的方式为孔子塑造标准像,解决了长期以来孔子形象不统一的问题,对树立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标准性孔子形象、弘扬传播孔子文化,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有利于向世界展示儒家文化,有利于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这个孔子标准像是经过专家、社会和孔子后人等多方认同的。孔子的胡须、衣服、鞋子、配饰、配剑等方面都是经过历史学家、文物专家考证的。
    一个新事物的产生肯定是有争议的,有争议也是好事,没有不同意见反而不是件好事,主要是要得到主流的认可, 要看是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作用。
    郭齐家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随着中国地位的提高,孔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在提高,人们的民族自尊自信也在提高。在这个时候,如果有商界介入,我觉得无可厚非。这就如奥林匹克一样,是一种商机,可以搞一些相关商品,可以做文化产业,我们在这方面不能保守。但文化产业一定要用儒家的思想来经营。允许你赚钱,但是不仅要有经济价值,也要有社会价值。

王大千 (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  我们制作“标准像”,只是出于向国际社会传播孔子形象需要一个“统一载体”的需求,从来没有宣称在任何场合只准使用一种孔子标准像,我们不可能,也没有权限做出这样的强制性规定。
    我们重申保留我们的标准像版权,因为孔子标准像的制定是中国孔子基金会自己投入人力物力,按照“发起、征集、评选、初稿、定稿”的步骤进行的,程序合法,手续俱全,属于基金会的创意产品,请问凭什么不能拥有它的所有权呢?
    强调“孔子标准像”的版权,只是一种主张和权利,并不等于商业行为,因为我们对该版权既可主张有偿,也可以主张无偿,好比自己决定自己的文章是否发表,“垄断”或“独占”的只是自己的作品,请问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李微敖 (成都商报): “书同文、车同轨,”什么事情在“技术层面”上立条规范、树个标准,以便于对外交流和推广,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孔子基金会发布的孔夫子标准像却引来了莫大的争议,这多少有些让人费思量。
最大的争议则莫过于认为此举有“商业化之嫌。” 对此,发布标准像的孔子基金会对此也是极力否认,唯恐避之不及,说什么“我们决不是什么商业化”。但笔者对这顶随时随处可作攻讦利器的“有商业化之嫌”的帽子其实是大不以为然。
     早在2005年“国学热”期间,不管是中国人民大学首设的国学院,还是尔后中国社科院成立的儒教研究中心,再是北大、清华的国学班、国学教室和号称李嘉诚出资背景的国学俱乐部,都毫无例外地遭到了“商业化”的诟病;这次的争议则又是一个“高潮”。
     在文化发展传播方面,默默耕耘、务实低调的“一耽学堂”式固然值得颂扬,但就算以获取商业利益为诉求的国学教室、国学班、国学俱乐部和孔子标准像发布又何尝不可---要知道商业并不是文化的天然敌人,且不说最开始、最精英的文化是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上---如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和凌驾于奴隶制经济基础上才得以生存的希腊公民“哲学家”---就是目前来势汹汹的欧美文化也是裹着好莱坞大片、迪斯尼乐园等商业外套而来,至于“耶诞”节在中国的空前火爆也是商业化运作的巨大成功。在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如果对商业说“不”而渴求国学的复兴,无异于缘木求鱼、痴人说梦。

 柯晓军(上海华诚律师事务所): 在版权著作权领域,孔子基金会如果只是支配自己设计的“孔子标准像”当无异议,但前提是不能因为有了“标准像”,就制约别人使用孔子的其他画像,同样,若有人将“孔子标准像”用于商业目的而事先又未经“基金会”同意或授权则可视为“侵权”。


 

   上一页   1   2   3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和龙国际半程马拉松9月鸣枪
北京气象部门将对应极端天气发送预警短信
五星红旗飘扬伦敦奥运村 中国举行升旗仪式
全国已有33个城市出台楼市微调政策
中国在联叙团部分军事观察员完成任务回国
中海油与壳牌签订合同勘探南海莺歌海两区块
西共体参谋长研究派兵马里具体方案
美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审计美联储议案
法西两国呼吁欧元区尽快实施对西银行业救助
国务院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专题导航更多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15年前的7月1日,一个全球目光汇聚的时刻,一个亿万国人感动的瞬间。分离一个半世纪后,香港终于重回祖国怀抱。时光荏苒,东方明珠栉风沐雨,始终光彩依然。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