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唯一存活野马重回大自然“撒欢”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国内- 环保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地球唯一存活野马重回大自然“撒欢”
本刊记者 唐元恺 • 2011-06-10 • 来源:北京周报 2011年第22期 6月2日出版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令其“回乡”

25年前,“野马故乡无野马”的历史结束了。中国林业部从英、德、美等国引回18匹普氏野马,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建立起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这是中国政府最早实施的8大濒危物种拯救工程之一。

10年过后,这些野马成功地从20%的繁殖率达到85%。国际上普氏野马的平均繁殖率为12%,成活率在25%左右,而新疆繁殖研究中心把这两个数字都提高到80%以上,居世界之首。

 “这些‘海外游子’在故乡很快度过了适应关、繁殖关和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繁殖关,成功地繁殖了四代野马。”新疆野马繁育研究中心主任曹杰说,野马种群迅速壮大,这里已发展成世界最大的野马繁殖基地。

在这一基地,工作人员24小时观测记录野马状况,每匹均有详细档案,包括体态、形状等方面的数据,并被做了精确的谱系对比,以便选择血缘关系最远、品质最优良的马匹进行繁殖,有时连马蹄子的形状也在考虑范围之内。

“到2000年,我们的野马数量已接近200匹,野放的时机终于成熟了!”曹主任回忆道。

 

让其“回家”

2001828,关闭了百年的“大门”打开了! 27匹普氏野马将要真地“回家”——这是世界上首次为唯一活着的野马群实行野外放养,同时也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已开始由单纯的物种异地保护阶段发展到以物种回归自然为代表的野外种群恢复阶段。

起初,野马不但不敢不愿走出大门,而是冲向与之朝夕相处太久、不得不忍心放它们走的人们……它们是被“赶”出去的。

“此前是‘半放养’,但野马毕竟是生活在围栏里,并非回到自己真正的家——原野,它们也没有成为真正的野马。”谷景和研究员说。这样,野马们没有脱离绝种的危险,其血缘越来越接近,遗传疾病夺走了许多小马驹的生命。它们是“温室里的花朵”——准点开饭,一日四餐;夏天有“空调”和西瓜降温,冬天有棚圈避雪;幼驹要吃钙片;“堕入情网”的公马每天俩鸡蛋伺候;进“中心”的人、车都要被消毒……

为了首度野放,专家们为野马选择了位于准噶尔盆地腹地的卡拉麦里(Karamaili)自然保护区里最好的一片区域,东西南北4个方向不出20公里都有水源,还能邂逅野马近亲——野驴以及其它朋友。当然,也有天敌——狼。

“野马已经有100年没有见过狼了,放它们出去,我们的心就悬在半空中了。”养了15年野马的饲养员张彦豹介绍说,他们曾用德国黑贝警犬“扮狼”,“狗一冲进马圈,野马立刻躁动起来,母马围成半圆,护着小驹,公马则动起了‘手’(奋蹄),咬着狗的屁股把它从围栏上扔了出去!”但大家还是放心不下,毕竟狗不是狼。

专家们调配了最优的马组成“回家团”,如公马“准噶尔11号”的父母是两匹英国功勋马的后代,它继承了父辈的优良基因,强壮得每年都能使自己的所有“妻妾”怀孕。其家中地位最高的母马(享有优先交配权、食草权,助种马管理家庭者)——“准噶尔5号”当时13岁,正值生育高峰期,此前生过6个子女。

工作人员还先将它们从马圈迁到面积为2×2平方公里的大围栏中,在半散放地的水坑里注入苦碱水,减少喂养饲料的次数,让其在附近的草地上觅食。

“每当大雪大旱的时候,吃饱肚子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时候跑出去40公里是远远不够的,可能要更大范围的移动才能填饱肚子,野驴有这个能力,野马还没有。”胡德夫教授说。当时,他受国家林业部委托,到新疆进行野马放野的监测与研究工作。

野外放养第一年的冬天,准噶尔盆地发生雪灾,许多野驴冻、饿而亡。野马群也突然失踪。曹杰带着职工,开着车疯了似地在茫茫荒原里寻找。元旦前,总算找到了——它们误入沙漠深处。可“皇后”还是见不到踪影,她的孩子奄奄一息,一匹叫“公主”的小家伙当场死去。“看到它们瘦削的身形、疲惫的样子和略带恐惧的眼神,我们心疼极了!”曹主任回忆道,“那次一共损失了6匹马,包括种公马‘准噶尔11号’……”可又一年冬天,野马们再次丢失,找了整整20天,“找到时,种公马‘49号’瘦得脊背像刀刃一样,回来之后不久就死了。”

或许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好在令大家欣慰的结果不断出现——渐渐地,在大自然顽强活着的野马们适应、生存能力日益增强,尤其,其野性“恢复”得越来越好。甚至,它们似乎也能真地应付“天敌”狼啦。养马技术人员王镇山记得,他们发现过一个狼群(共有12只),野马与之肯定发生过冲突,“但除了几只小马驹身上带轻伤外,没有什么大问题。”

3年里,这些野马都在放野点与乌伦古河之间的荒野中奔驰。成年野马1小时能奔跑60公里,并以这种速度连续跑上4个小时。有时为了能够喝上水,它们会夜行4050公里,直达乌伦古河。“它们凭自己的感觉找到了那条远方的河,这探索过程一定很艰难。”胡德夫教授认为。

然而,野马的“杀婴”行为,又令专家和养马人痛心。野放3年,野马群在野外生育了10匹小马驹,可只存活了4匹,其中的5匹都是被公马杀死的。养马技术人员李学锋不忍想起却难忘某年春天:当一匹新出生不久的小马驹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吃到了母亲的奶时,突然,非亲生父亲冲向它,尽管母马快速地迎上去和公马打斗,可小马还是被公马咬着脖子叼起,狠狠地摔在地下!“母马哀鸣着跑向惊呆了的我们,像是求救……她一直围着脖子被咬断了的孩子嚎叫,不住地舔,那情景哀痛极了!”悲剧发生,全因公马决不允许其它“情敌”(公马)的血统存在。

“带着马群的种公马,隔着23公里就能感到其它公马的接近……旋风一般地冲上去,在接触的一刹那,两匹公马腾空而起,四只前蹄在空中对打,嘶鸣声、撞击声传得好远。打完了撕咬,踢。打不过的跑,被追,再打。春夏之交的发情期,几乎天天打。”李学锋说,在“中心”,野马们都是由人给它们“包办婚姻”,而放野3年,野马们真正学会了自由恋爱,所主演的一集集“爱情连续剧”精彩极了!

野马家庭是典型的“妻妾成群’,只能有一匹成年公马,这是野马避免近亲繁殖的一种基因遗传特性。繁殖期的母马自然成为“目标”——被78匹公马抢夺。它们是性成熟之后被种公马赶出野马群的,时不时地会来抢夺母马,不过,其中的大多数并没有机会和母马恋爱。

到了20068月,首批出生在野放地的一匹野马又顺利生下自己的孩子,这意味着普氏野马野生繁衍取得了成功!

而在此前的2005年,普氏野马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保护状态正式被提议为“由野外灭绝更改回为濒危”。

“野马必须在野外渡过成活关、繁殖关才能真正成为野生状态的野马。”曹主任表示,这些成年马的野性不能指望完全恢复了,它们被当作家马100多年了,很多野外生存的能力已经丧失,“唯一的指望是它们在野外生下的第一代、第二代小野马。”

此间,不时有国外的科学家来到新疆,并提供专门的设备。一些野马戴上了GPS卫星定位仪的项圈,工作人员能够随时找到放野马群的位置,可以了解到它们的迁徙路线、所吃食物与水质,且在1年的任何天气中均可知道其健康状况。

2003年春天,工作人员在跟踪监测中发现,争夺配偶的“败将”或“失恋者”和几匹渐渐成熟的小公马组成了一个“单身俱乐部”——总是在一起吃、喝,遇到危险时就围成一个圈,屁股朝里,头向外,随时准备应敌……更重要的——它们从原“团体”分离了出去。20044月,这个群体中一匹成熟强壮起来的公马向马群群落领头公马发起挑战,也成功地争夺到了自己的马群。野放的野马从此一分为三。曹主任推断,这种争夺还将持续下去,“群落数和群落中马匹的数量都将处在不断变化中。”

“分群,是野马野外生存的必要条件。”胡德夫教授认为,野放野马出现自然分群,是野马在野外环境中适应自然,适应自身繁殖的变化,在不断的优胜劣汰中,身体强壮的野马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有利于野马的繁衍和种群的良性发展。

在胡教授看来,衡量真正野马的指标有6项:能在野外找到水源、食物;能对付天敌;能和同域物种争夺生存资源并有获胜的把握;能自然繁育后代;能应对重大自然灾害。

去年岁末,被大雪覆盖的准噶尔盆地最低气温达到-22。为帮助野放的普氏野马越冬,保护区自筹经费备齐了200吨越冬草料,这个数字比往年多出1倍。而为了防止野马饿到或受伤,保护区做出了一个不得已的决定:将冬季野放改为圈养和半散养,用人工辅助的办法来保证野放野马的安全越冬。不过,和前年一样,去冬也有两个群十几匹野马不需要接受人工辅助,按照卡拉麦里保护区阿勒泰管理站陶永善站长的说法,这两个群于4年前野放,已有3个冬天没有自动回到野放点来了,说明它们已经完全适应了野外生活,“保护站将对它们进行密切监测,随时提供必要的协助。

“保护像野马这种极濒危的物种,仅仅依靠政府和科研人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曹杰主任表示。而自2005年以来,繁育中心已有100多匹野马被社会各界认养过,每匹每年认养费2000元人民币,迄今大部分为10年期的终身认养,其中包括功夫片巨星成龙终身认养的几匹。

曾有野马撒欢儿到了新疆彩南油田作业区,发愿将开发能源和保护生态紧密结合起来的石油工人们表示,“要像保护文物一样保护野马”,他们特意在井场上为“来客”修了一个水池,供其饮水。人与自然、野马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场景构成了这里的一道风景线。

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被贯准噶尔穿盆地的216国道分成东西两部分。2007810月间,先后有5匹普氏野马在穿越国道时遭遇车祸殒命。为避免这样的惨祸再度发生,20093月,这些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陆续运送到保护区西北缘的富蕴县喀姆斯特以西30公里处的乔木西拜,这里距它们原先的野放点有120多公里。由于不必担心曾经带给它们巨大伤害的车轮子,野马家族可以在远离公路的新家放心驰骋,自由生息。“搬家”后第二年,野马妈妈们就为这个大家庭产下了8匹小野马,使乔木西拜的野马数量达到了85匹。

今年5月,放归自然的野马群又再添新的成员。据陶永善站长透露,至少有10匹普氏野马已身怀六甲,将纷纷诞下“搬家”后出生的第二批小野马。

不过,“野马要真正走向大自然,至少尚需十几年时间。”谷景和研究员指出,只有当野放的野马数量达到3000千匹时,分成更多的种群,方能在“适者生存”的环境中最终“长胜”。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胡锦涛会见萨科齐 强调共同维护国际金融稳定
我国历时5年完成西部测图
国家海洋局规范无人岛的使用秩序
我国博物馆馆长实行任命制
日本首相菅直人今将宣布辞职
央行年会静待伯南克“开腔”
国台办:不能接受蔡英文“十年政纲”两岸政策
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呼之欲出 四大行铁定入选
苹果CEO乔布斯提出辞职
中国大陆千万富豪平均39岁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1年第8期
2011年第7期
2011年第6期
2011年第5期
2011年第4期
2011年第3期
2011年第2期
2011年第1期
专题导航更多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九十岁的华诞。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汶川地震三年后,本网记者走访了当年的一些重灾区,再次见证了三年来这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废墟已经被崭新的道路和建筑取代,生活的希望和信心重新燃起,微笑又回到了人们的脸上。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中巴建交60周年
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
2011年两会专题报道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
盛世三国 | 山西肝病专科医院 | 007贸易网 | 电影网 | 好看的电视剧 | 好易订酒店团购 | 小游戏大全 | 异世邪君 | 吞噬星空 | 4399洛克王国 | MBA | 广告联盟 | 7k7k小游戏 | 3366 | 门头沟二手房 | 长春团购 | 深圳车辆保险 | TV WALL MOUNT BRACKETS | 3366小游戏 | 巴黎商城 | 北京二手房 | TV WALL MOUNT BRACKET | TV BRACKETS WALL MOUNT | TV WALL BRACKETS | TV WALL MOUNT | VESA WALL MOUNT | WALL BRACKETS FOR LCD TV | LCD WALL BRACKETS | LCD TV BRACKETS | TV MOUNT | TV MOUNTS | TV BRACKET WALL MOUNT | CHEAP TV BRACKETS | TELEVISION BRACKETS | wedding dresses | TV WALL MOUNTS | HDMI CABLE | TV WALL BRACKETS | TV WALL BRACKET | TV BRACKETS | TV BRACKET | TV WALL BRACKET | TV BRACKETS | TV BRACKET | TV BRACKETS | TV BRACKET | 北京癫痫病医院 | Wholesale Clothing | 小说阅读网 | 酒店预订 | 李维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