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国际规则的维护与改革者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国际- 环球观察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国是国际规则的维护与改革者
陈向阳 • 2012-03-14 • 来源:北京周报 2012年第11期 3月15日出版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国际规则可按国际关系的不同领域加以划分,主要包括四大类:一是国际经济规则,包括贸易、金融、投资、知识产权等,以及国际经济组织及其机制,如WTO、IMF等;二是国际政治规则,包括外交惯例、国际公法与国际关系准则,其核心是尊重国家主权与不干涉内政,近年来西方大国极力推行“人道主义干预”与“保护的责任”,但因其难以被大多数国家接受而远未成为国际政治规则;三是国际安全规则,包括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核裁军与军备控制,以及针对公海、网络、太空等“全球公地”的行为守则,而西方大国往往依仗其强势地位,打着“反恐”、“防扩散”的旗号,借口维护国际安全规则,谋求一己私利;四是国际环境规则,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等。

一段时间以来,作为“唯一超级大国”与现行国际规则最大受益者的美国,其对华政策出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新动向,对中国无端打起了“规则牌”,动不动就用“规则”拿中国“说事”,无理指责中国“违反”、“破坏”、“不遵守”、“挑战”国际规则。就在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月访美期间,奥巴马总统、拜登副总统、希拉里国务卿等,不顾外交礼仪,公然用“国际规则”反复敲打中国,一再对华施压,企图迫使中国让步,并为自己在国内政治斗争中加分。奥巴马2月14日在会见习副主席时强调要“确保人人都按照世界经济体制的相同规则行事”,包括“贸易平衡”与尊重所谓的“普世人权”。拜登则在接待习副主席的国务院午宴讲话中强调“公平地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各项规则”,强调所谓的“公平竞争”。

美国历来以国际规则的制定者、“维护者”与“裁判员”自居,近期之所以重点以“规则”对中国指手画脚,其背景主要有二: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加速崛起,美国却深陷危机、难以自拔,中国对美国的“赶超”态势日趋明显,美国的危机感与焦虑感倍增,对华政策转趋强硬,利用其话语霸权,借助对其有利的国际规则打压中国并维持“主导权”;二是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拉开序幕,两党候选人为争夺选票竞相对中国发难,硬把美国自身的问题归结于“中国违规”与“不公平竞争”,栽赃陷害中国。

美国利用“规则”指责中国,具有典型的“红眼病”与“自卑感”特征,并无中生有地罗织了一系列“中国违规”的“罪名”:

针对中国外贸与进出口管理政策,美国利用WTO对中国稀土出口政策做出的不利裁决的个案大做文章,指责中国对外“限制原材料出口”。其实,WTO的个别裁决并不能说明问题,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月16日已就此明确指出,“中国政府一贯重视规则,信守承诺,我们将认真评估世贸组织的裁决,并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则对资源类产品实施科学管理。中方有关政策的目标是正当的,无意限制贸易自由,更无意通过扭曲贸易方式来保护国内产业。”

针对中国鼓励自主创新的产业政策与政府采购等,指责中国强迫外企转让技术与“侵犯知识产权”等。其实,中国的相关政策完全是中国的经济主权,美国无权过问。反倒是美国自己忽悠所谓的“公平贸易”,抵制“自由贸易”,滥用救济措施,大搞保护主义,乃至逆经济全球化潮流与国际产业自然分工而动,以税收优惠诱惑投资海外的美国企业“回归本土”,企图人为强化“美国制造”。

针对中国的外汇管理,指责中国操纵与低估人民币汇率,以追求贸易顺差。这种指责越来越背离中国外贸日趋平衡的现实。实际上,根据2012年2月13日的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2011年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降至大约2.7%,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也低于美国财政部认定的评价币值是否被低估的4%的标准。从2005年6月开始,人民币对美元已经累计升值了31%,接近美国议员一再提出的升值40%的要求。从中国在2010年6月承诺让人民币更自由地流动开始,人民币已经升值了8%,如果再把通胀因素考虑进来,升值的幅度将更高。

针对中国公司尤其是国有企业“走出去”,指责中国的投资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侵犯劳工权益,甚至诬蔑中国在搞“新殖民主义”。其实,中国企业大批与大步“走出去”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外双方两厢情愿与互利共赢的产物,截止到2011年年底,中国的境外企业已有18000多家,在外人员约120万人,资产总量超过1.5万亿美元,并给所在国与当地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包括为东道国增加就业与税收、改善生活、促进经济增长等,美国却对此视而不见。

针对中国在国际与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外交政策,尤其是不久前在安理会否决了暗含“政权更迭”条款的叙利亚问题决议,指责中国包庇叙政府、无视其“践踏人权”等。其实,在该问题上中国与俄罗斯是从促进中东稳定的大局出发,防止西方篡改、滥用安理会关于利比亚问题的1973号决议再度上演,反对片面对叙政府施压与制裁,因而联手否决了该决议。

针对中国维护自身在南海与东海的正当海洋权益,抵制美国的军事侦察,反对外部势力插手中国与邻国的海洋领土争端等,指责中国破坏“航行自由”,怂恿东盟一些国家在条件尚不成熟时就搞“南海行为准则”。其实,美国至今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都没有批准,却一再指责批准了该公约的中国,其无非是想挑拨离间中国与邻国的关系。

针对中国的互联网管理政策,指责中国限制所谓“网络自由”,以及中国黑客威胁美国的“网络安全”等。其实,美国的互联网政策一贯自相矛盾,对他国一味高唱“网络自由”、以此对外渗透颠覆、干涉别国内政,对本国则一味强调“网络安全”、无端指责别国侵犯其“网络安全”,美国的真实意图是极力维持其“网络霸权”。

上述美国针对中国打出的诸多“规则牌”,无不体现了美国对待国际规则的双重标准与自我中心,及其对华政策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国一贯重视并遵守国际规则,中国对国际规则的态度主要有两点,首先是遵守与维护,其次是改革与完善。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现有国际规则,中国坚持一分为二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遵守合理的规则,改革不合理与不合时宜的规则,共同制定新的规则。中国反对把国际规则绝对化,坚决抵制打“规则牌”,强调将自身国家利益、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三者有机结合,并以此来区别对待国际规则。例如,对于IMF总裁与世界银行行长分别由欧美出任的“潜规则”,其日益显得陈旧过时,是时候该由新兴大国与发达国家轮流“坐庄”了。

进一步而言,中国与国际规则的关系,从属于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中国将兼顾GDP总量世界第二与人均GDP世界排名还很靠后的双重身份,以“负责任与发展中的世界大国”要求自己,致力于参与、维护、建设、改革国际体系,致力于与新兴大国一道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中国一贯遵守与维护国际规则,真正“犯规”的绝非中国,而恰恰是那些动辄攻击中国“犯规”的强权国家。

(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非洲企业大全》(2012)首发式举行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三公经费”
中国首台高铁“救护车”诞生
中国保监会放宽保险资金投资债券范围
中国公布首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专家解读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
莫桑比克和欧盟委员会签署援助协议
哈马斯称埃及斡旋巴勒斯坦问题展开新纪元
安理会未通过有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
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隆重开幕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专题导航更多

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15年前的7月1日,一个全球目光汇聚的时刻,一个亿万国人感动的瞬间。分离一个半世纪后,香港终于重回祖国怀抱。时光荏苒,东方明珠栉风沐雨,始终光彩依然。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