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习近平出席核安全峰会 并访问欧洲四国- 最新消息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书写“核”世纪的“和”历史
——记习近平主席出席荷兰海牙核安全峰会
• 2014-03-26 • 来源:新华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新华网海牙3月25日电(记者陈贽 李斌 徐剑梅)仲春时节,荷兰海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展开2014年首次峰会之旅,同与会领导人直面核安全这一世纪课题。

核能如火,可以造福,亦能为祸。习近平主席在海牙峰会上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中国的核安全观,为凝聚国际共识、加强核安全贡献富于建设性的“中国方案”

核能问世,常被形容为“人类第二次发现了火”,为人类未来拓展新的美好前景,也伴生种种安全风险和挑战。

大西洋东岸、欧罗巴西陆,24日至25日,近60位国家领导人或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5000多位与会者聚首海牙世界论坛会议中心——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会场。

“我们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把核安全进程纳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24日下午,峰会第一次全会上,习近平主席应东道主之邀首先发言。

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核安全观,为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提供“中国方案”:

——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

——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

——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

——治标和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为目标全面推进核安全努力。

……

话语的分量,离不开历史的情境;思想的力量,来自于对现实的思考。

今日世界,核材料流失和扩散风险增大,核恐怖主义威胁不断抬头,近年发生的重大核事故更为各国敲响了警钟。

挑战复杂严峻。加强人类核安全和共同安全,迫切需要更广泛的国际参与,呼唤新思维、新共识、新机制。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体现了一个核大国的负责任态度,提供了令人眼前一亮的“中国思路”。

——这是清醒的认知:要使核能事业发展的希望之火永不熄灭,就必须牢牢坚持安全第一原则。

——这是务实的对策:吸引更多国家加入国际核安全进程,深化打击核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

——这是坚定的担当:中国将坚定不移参与构建国际核安全体系,促进各国共享和平利用核能事业的成果。

——这是战略的眼光:治标还要治本。国际和平、国家友善、文明交流、和睦开放,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核恐怖主义和核扩散问题,实现核能的持久安全和发展。

“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我们在核安全领域多作一份努力,恐怖主义就少一次可乘之机。”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从会场迅速传向世界。

近两百年前,英国浪漫派诗人雪莱在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满心期待普罗米修斯带来的火种,象征科学和理性的到来,使世界进入一片崭新天地。

在国际安全领域,中国话语的分量更重,为人类第二次发现的火种——核能继续造福于世,奉献更多智慧。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习近平指示即派我国政府特使赴马处理马航事件
核峰会聚焦核反恐 35个国家承诺推动核安全
习近平抵达里昂开始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习近平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署名文章
重温两国友谊 法国寻求中国投资
土叙边境战事持续升级
韩国敦促朝鲜还钱
美国泥石流14亡百人失踪
世卫:全球1/8死者死于空气污染
马来西亚总理宣布马航失联客机落入南印度洋
微画册更多
生态中国
  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各地按照中央政府的战略部署,依据各地现状,采取了多项举措,并提出了2014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工作要求。随着3月的临近,“生态”这个关键词也将成为2014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所热议的话题。
专题导航更多

2013年时事盘点

2013年,随着经济增长回落到中速和新一轮改革的开启,中国在经济上保持持续平稳发展,中国的市场和社会更加开放,政治、民主法治将取得很大进步,民生获得更好改善。

斗士不朽

纳尔逊·曼德拉于12月5日逝世,享年95岁。这位南非前总统曾指引他的国家,渡过了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的那段惊心动魄的过渡时期。

嫦娥三号探月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
习近平出访拉美三国并赴美会晤奥巴马
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