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长征专题】长征:史诗般的征程

《北京周报》记者 殷普民  ·   2016-10-20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长征;红军;文化
打印
纠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克服了难以置信的饥饿、干渴和严寒,在193410月到193610月的两年时间里,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军事行动。他们渡过湍急的河流,穿过茫茫雪山,越过险象环生的沼泽,跳出了国民党的重重包围,北上抗日。一些红军士兵,从中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行军二万五千里,才到达西北的新根据地。 

  923日,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参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时强调,要继续发扬长征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行。 

  “长征精神是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王新生在南开大学党史系列讲座上说。 

    

  长征的起因 

  王新生说,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1934年十月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01934年,国民党政府对华中和华东的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19334月之前的前四次“围剿”,都被红军的游击战术击败。193310月,国民党政府动用了超过70万部队,对红军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他们一边进军一边修筑堡垒要塞,缩紧包围圈并且切断了苏区的一切补给。 

  红军放弃了之前的游击战术,转而采用阵地战,这被证明是致命的失误。在1934年的上半年,红军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不得不在10月中旬开始战略转移,长征就此开始,此时,红军尚有85千名士兵和15千名干部。 

  但在长征的第一阶段,红军损失惨重。根据红一军团收集到的材料,这是由行军路上的阻碍和战略失误造成的。在这一阶段,红军遭遇了9场战役,超过25千名红军战士牺牲,在持续一周的湘江之战后,红军只剩下不到3万人了。 

    

  转折点 

  193412月,红军占领贵州省边界的黎平县城。红军在短暂的休息和抛弃全部不必要的物资之后,重整旗鼓,开始深入贵州。抛下了不必要的负担,红军又重新变回了原先的自己,攻下了许多小城镇。红军同时采用了新的策略,避免直线行军,进行了一系列迷惑敌人的迂回行动,使国民党很难猜到它的意图。 

  193515日,红军攻占贵州第二大城市遵义。1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之前的错误并制定了未来的计划。 

  “是遵义会议为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长征史专家,前遵义会议纪念馆副馆长费侃如高接受采访时说。 

  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他敦促红军重新使用原来的战术并强调了长征的目的:北上抗日。 

  “由于中国红军及工农大众的坚忍不拔、英勇奋斗和不屈不挠的信心,长征成了一首英雄史诗,成了惊天动地的功勋。”笔名韩素音的英籍作家伊丽莎白·柯默,在她的著名著作《早晨的洪流——毛泽东与中国革命》中这样写道。 

    

  走向胜利 

  计划制定好了。红军将要穿过四川和甘肃,最终到达中国西北的陕西。那里有一块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 

  然而,国民党军队也没有闲着。他们封锁了通往四川的路,试图把红军夹击在乌江和长江之间。国民党在红军行进的沿线部署了中央军和地方军阀的部队,试图一击制胜。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采取了机动灵活的行军策略。声东击西。红军不停兜圈子,把国民党军耍的团团转。利用国民党军困惑、疲惫、处于混乱的有利时机,红军在19355月巧渡金沙江,进入了四川。 

  在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4000米高的雪山夹金山之后,红军抵达川西的小镇懋功。 

  193581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8月底,红军继续进军,来到了青藏高原东部的若尔盖湿地,穿越了危险的沼泽地。这是红军长征中最可怕的经历。 

  “许多士兵,由于食物短缺和恶劣天气,牺牲在了穿越大沼泽的过程中。天气一直在变,可以在短时间内经历从晴天到下雨到冰雹,再到下雪刮风。我们晚上无法入睡,唯一能做的就是背靠背坐下来。”中国作家王树增在他2006年出版的《长征》里记录了一位经历过草地的红军老战士的故事。 

  最终,在翻越六盘山之后,红军进入陕西。19351020日,红军主力进入陕北的革命根据地。第二年,红军的其他部队也到达这里,19361022日,长征胜利结束。经历了两年史诗般的斗争,只有不到2万红军战士幸存了下来。 

  “红军一共爬过了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年盖雪的,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了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并击败了追击他们的中央军部队。他们顺利地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几十年所没有去过的地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他的《红星照耀中国》里写道,“这千千万万青年人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这次无与伦比的远征中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