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长征专题】长征,令世界信服的“中国传奇”

  ·   2016-10-18  ·   来源:环球时报
标签:长征;外国人;文化
打印
纠错

  编者按: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对于长征历史意义的认知和精神传承的感怀,早已超越中国 那段特殊的历史,延伸到国际社会。曾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在大渡河感受到当年战斗的“触目惊心”在埃德加·斯诺、索尔兹伯里等美国记者和作家笔下,长征是 “前所未闻的故事”,是“惊心动魄的史诗”英国《卫报》将长征的重要意义与敦刻尔克大撤退相类比,“是从失败到成功的转折点”; 有越南将军将名字改为“长征”,河内有条长征路电视剧《长征》曾在韩国重播三次一些西方青年人还有“长征情结”,热衷于重走长征路……外国人士对长征 的关注和评价,离不开“长征精神”的特殊意义,也离不开中国实力的增长。 

 

  距离上从“柏林到南非”的军事壮举 

  在欧美,“长征”在媒体上曝光率很高。瑞士《新苏黎世报》20141027日刊文称,“长征是艰难的,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人毅力和坚韧的象 征”。奥地利《新闻报》今年108日以“长征是中国教科书上的军事壮举”为题向读者讲述长征的残酷背景、红军的战略性转移,以及过雪山、草地、飞夺泸定 桥等艰难险阻。文章说,“共产党人没有印刷机,就写标语贴在墙壁上,这一直是红军的强项”,并强调“即使在今天,中国人仍在学习长征精神”。

  德国电视二台推出的纪录片说,“毛泽东的长征”行程之远相当于从柏林到南非的距离,并称“毛泽东采取的战术获得成功,确保他在军队和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德国记者皮特·乌尔近日在个人网站上撰文称:“在近乎绝望的处境下,红军战士齐心协力,终于到达延安。尽管死伤严重,但红军在长征中信念坚定,体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平等原则。长征的历史性成就还有,中国共产党把农村贫困人口发展为革命主体。” 

  美国主流媒体也经常刊登有关长征的报道。2008年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曾报道过张爱萍将军女儿张小艾重走长征路的经历,并评论说: “尽管长征是军事撤退行动,但也是一场大规模的宣传之旅。正是长征战士的品质使党获得新的追随者。红军战士被告知不得伤害农民、不得没收粮食,平等对待少数民族。这是中共获胜的战略,也是行之有效的征兵途径。”该报道还说,红军抵达哈达铺后,中共军队开始从撤退走向胜利并在1949年进入北京,“这对中国的重要性就如同南北战争之于美国”。 

  在西方,“长征”成为一个特有的名词。在德国媒体中,还把眼下的中国经济改革形容为“长征”,把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称为“绿色长征”,其背后的含义是“事情要经历千辛万苦,最后才能取得成功”。即使在美国,“长征”也成为用来形容完成艰难任务的专有名词,例如美国著名专栏作家、节目主持人劳伦斯·卡德罗101日在《纽约太阳报》以“希拉里寻求增税的长征”为题撰文称,希拉里增税的难度,“使我想起中国红军曾经走过的长征”。 

 

  外国人的“长征情结”离不开中国的强大 

  据美通社( PR Newswire)930日报道,一群来自中美两国的学生9月初完成重走80年前红军在贵州的一段长征旅程。汉普顿大学学生拉里说,他通过重走长征路了解到红军战士的大无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他对这种精神充满敬意,他说:“长征精神永远都不会消失。”一般来说,了解中国近代史 的美国人,对红军及长征都会有所了解。喜欢中华文化、可以讲流利汉语的印度裔美国人鲁三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知道一些长征的故事,学习中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人都不会忽视这段历史。 

  108日晚,在美国圣盖博市大剧院隆重举行“南加州华人华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歌舞专题晚会”。美国教育部前助理副部长、劳工部前美西总长张曼君携夫婿、奥斯卡奖获得者理查德·安德森表示,观看演出就是希望了解中国的这段重要历史,他认为演出场面壮观、宏伟,音乐也好。《帕萨 迪纳星报》等当地媒体对演出做了报道,并评论“长征代表着毛泽东成为中共领导人和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崛起”,演出让“美国年轻人有机会增进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晚会组织者之一、美中文化协会基金会主席林旭表示,准备演出用了半年多时间,参加演出的200多位社区民众,包括年轻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排练。纪念晚会与去年当地华人庆祝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活动一脉相承,很多移民的父辈、祖辈都经历过这些,老一辈人的精神让他们感怀至今,纪念传 承老一辈的精神已成为一种情结。他认为,红军长征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不屈不挠精神的集中体现,红军精神已经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有人说,长征精神不仅是一种民族精神,更是全世界共享的精神财富。美国《时代周刊》曾评选出影响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的100件大事,其中就包括长征。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说,“长征的故事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英国元帅 蒙哥马利赞誉长征“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史诗,是一次体现出坚忍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法国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称,“长征已经成为人类耐力和决心的 象征”。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认为,相比公元前4世纪希腊的“色诺芬的万人大撤退”,红军长征是更雄伟的成就。 

  德国马尔堡大学的历史系学生妮可勒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世界历史课上,学过一篇谈长征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的文章。她认为,长征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奇迹。她希望明年来中国时,能去长征路上的几个重要城镇看看。 

  德国柏林中国问题专家夫罗里扬·卢佩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不少外国人有“长征情结”,一是与中国变得越来越富强有关,二是长征的历史意义确实伟大,也更具有普遍意义和时代意义,超越了当时战乱年代的中国,可以激励现代人的奋斗精神,向着目标前进。 

  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主任拉纳·米特教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第一次听说长征是20多年前刚开始学习中国的历史时。他认为,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长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尤其是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定。有些人认为长征是传奇,但他更关注的是,长征由很多个“长征”组成,当时红军有多支主力部队,并不是所有人都走了同样的路线。与此同时,长征象征着一个转折点,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被国民党消灭的严重危机,尤其是在江西。因此,进行长征可以说是巩固、壮大共产党至关重要的一步。 

  拉纳·米特认为,毛泽东领导和指挥的红军之所以能摆脱实力远大自身的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也在于中国共产党利用当时国内混乱的政局,在全国不同 区域间行走,“有很多地方的军阀对蒋介石也是非常不满,这是红军能在不同省份和区域中穿梭的重要原因”。但拉纳·米特强调,红军在长征过程有大量减员,可以说这是一场非常艰难的长征,“毫无疑问,参与长征的很多人都非常有勇气、精神可嘉。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时刻,很多人都显示出了非凡的勇气,克服了重重困难。” 

 

  中国对长征精神的宣传仍需加强 

  除《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外,国际上有很多关注和描写中国长征历史的传记、学术著作和文章。如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斯诺夫人的《续西行漫记》、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还有曾走过一段长征路的瑞士籍英国传教士所著《神灵之手——一个西方传教士随红军长征亲历记》,有英国中国问题专家迪克·威尔逊写的《1935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为生存而斗争的史诗》,有美国学者本杰明·杨写的《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中的中国共产党》等等。旅居英国的纪 录片制作人孙淑芸采访超过40位红军老战士,出版过《长征》一书。 

  “在我们走近大渡河时,曾一度怀疑它是否真的像长征战士在回忆录中描述的那样水流湍急,险象环生;及至亲眼所见,才知并非言过其实。”美国前政要 布热津斯基曾撰文《沿着长征路线朝圣记》,并这样描述1981年他访华时在泸定桥头看到的场景。20143月,英国广播公司(BBC)4台主持人爱德 华·斯托顿曾到中国参与录制长征系列纪录片,采访过长征亲历者。当时仍健在的长征亲历者、年近百岁的钟明老人告诉他,曾亲眼看着战友们陷入草地的泥淖后死 去。斯托顿今年2月在《BBC历史》杂志网站撰文称,长征不但是史实,还是一项令人惊叹的成就,那些把对长征一些细节的叙述称为谎言的言论是错误的,没有 人怀疑红军在长征中曾承受过的各种考验。 

  从一些国际报道中可以看出,中国仍需加强对长征精神的宣传。20141月,美国《大西洋月刊》曾以“骑着摩托追溯毛泽东的长征”为题,报道一位 美国小伙从江西到延安,发现一些与长征有关的博物馆参观者寥寥无几,显得冷清,且年轻人相比年老者对长征精神的认识不够,而“年纪较大者都对美国青年的长 征之旅很赞赏,视为一种英雄主义”。 

  美中文化协会基金会主席林旭认为,在当今中国社会,需要红军精神引导年轻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富有爱心、勇于奉献、艰苦奋斗、努力向上的价值观。对于在异国他乡打拼的华人移民而言,同样需要红军不畏艰险的精神,艰苦创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