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文化 >> 正文

厦门华侨博物院见证华人华侨的发展史

《北京周报》记者 苏·萨卡&陈姌  ·   2016-08-01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厦门;申遗;文化
打印
纠错

  自从被确诊为糖尿病,71岁的厦门居民郭惠萍常听到好心人劝她要安享晚年。然而,身为退休教师的她却不甘寂寞,不但找到了新的岗位,还乐此不疲。 

     一大早,郭惠萍就精神抖擞地出了门。她要在早高峰时段乘坐一小时的公交车赶到华侨博物院。每周一次,风雨无阻。华侨博物院坐落在厦门市区的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和南普陀寺,是厦门的文化坐标之一。 

 

  重现历史 

    郭惠萍在华侨博物院的身份是志愿讲解员,始于20159月。她带领游客参观博物院的三大展区,依次介绍华人华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历史。他们的荣辱与血泪,书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篇章。 

    “我是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期间加入志愿者队伍的,”郭惠萍边摘下麦克风,边与刚带完的一队游客挥手道别。“当时,华侨博物院举办了关于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的特展,回顾他们在日据期间回国效力的英雄事迹。” 

    1939年春,近四千名华侨机工志愿投身抗战,运输战略物资,往返于滇缅公路上。滇缅公路穿越重峦叠嶂,绵延1154公里,是抗战期间修筑的连接中国西南与缅甸的运输干道。有近三分之一的南侨机工在执行任务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去年,这里招募特展志愿者,我就报名了,” 郭惠萍说。 

    特展结束后,郭惠萍发现自己爱上了志愿讲解员的工作,便决定继续留任:“虽然厦门历来是华侨出入境的主要口岸,但在成为志愿讲解员之前,我对华侨的了解并不多。这份工作加深了我对历史和海外同胞的了解。我愿意和其他人分享我学到的知识。如果你不了解历史,就无法了解华侨,无法探知他们难以言说的困苦经历和对祖国做出的巨大贡献。介绍侨史,是我向侨胞致敬的方式。” 

    华侨博物院馆藏文物近7000件,以照片、立体模型、文物等形式,展示了中国不同阶段的华人华侨历史。最早走出国门的是弘扬佛法的僧侣。早在公元754年,鉴真和尚在历经五次失败的渡海经历和双目失明的打击后,终于成功东渡日本。僧侣之后是商人和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到海外谋求发展。 

    战乱时期是华人华侨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有的为了躲避战乱逃离出境;有的则是沦为劳工(苦力),像被欧洲殖民者贩卖的非洲奴隶一样,被迫背井离乡。 

 

  从奴役到精英 

    在一号厅内,贩运华工的船舱内景令参观者触目惊心——与真人等比例的、骨瘦如柴的华工,大多衣衫褴褛,表情绝望。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根据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被迫输出契约华工。“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掀开了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一页。”展签如此介绍道。 

    1850年至1856年间,在六艘前往秘鲁、圭亚那、古巴的船上,满载着因莫须有罪名而被掠贩的“华囚”。在航行途中,他们被枷锁拷着,挤在令人窒息的船舱里。期间,大批苦力死于饥饿、疫病或人贩子的虐待。例如,在开往古巴的一艘苦力船上,原载华工298人,抵达目的地时,132人身亡,死亡率接近44% 

    而那些在地狱般的旅途中幸存下来的华工,则被迫从事苦役劳作。博物院展出的一大把铜币,就是华工被海外头人控制的明证。 

    “这种货币不是法定货币,而是由头人私自铸造的。它们只能在头人开设的店铺流通,用来购买食物和其他口粮。”博物院讲解员陈若君说。 

    在博物院展出的一张世界地图上,2004年的数据显示,侨居印度尼西亚的华人最多,登记人口达730万;侨居缅甸的华人次之,达100余万。在非洲,华人最集中的地区是南非,有4万人。赞比亚、尼日利亚,甚至马达加斯加,都是华人最早旅居的国家。在马达加斯加,华人的数量超过2.8万。 

    令人欣喜的是苦尽甘来。通过坚忍的奋斗和不懈的努力,华人群体开始在海外发展壮大。华人贫民窟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学校、医院、银行和海外华人建立的公司。 

    此外,海外华人华侨还自主发行报纸。1923年,《南洋商报》在新加坡创刊。19771月,《金山时报》在美国旧金山创刊。 “从最初的苦力、厨子、小贩,到后来的教师、医生、律师、企业家和科学家,海外华侨华人在新的侨居国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创造着文明。”展板文字介绍道。 

    

    譬如,泰国华人陈弼臣于1955年在曼谷开设了银行。被美国传教士收养的梁费思于1905年成为了第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华人女牙医。九岁自上海迁居纽约的莫虎1984年成为了纽约市警察局的副局长。 

    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分别来自安徽合肥和上海的美籍华人,于1957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华人。在推动人类进步的全球精英俱乐部里,开始出现了华人的身影。 

 

  血脉相连 

  无论身居何处,海外华人华侨都心系祖国。抗战时期,他们有的直接投身前线,有的筹集资金、医药、甚至飞机等交通工具。在和平年代里,他们回国兴办学校、医院、博物馆。 

  据曾莹院长介绍,华侨博物院是由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倡办的,是中国第一家全面、系统展示华侨华人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自1959年开馆以来,已经接待了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侨胞。馆内的大部分展品均来自陈先生的私人珍藏。 

  陈嘉庚以种植橡胶起家,是新加坡的橡胶大王。后来,他涉足开采锡矿、制鞋和日用品等行业,被称为“亚洲的亨利•福特”。他创办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师范学校(今集美大学)。在厦门有一座陈嘉庚纪念馆。在新加坡,有个地铁站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陈嘉庚先生认为,博物馆和学校、图书馆一样,十分重要。学校鼓励学生来这里参观,了解侨史。在这里,你可以深入了解到海外华人华侨的方方面面,”郭惠萍介绍说。 

  在展厅出口处的墙上,挂着一个透明的展板,上面印着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绿叶对根的情意》歌词。这首歌由王健作词,表达了海外游子对故土的眷恋之情。离开时,很多游客不禁跟随音乐轻轻哼唱起来:“今天这方明天那里……无论我停在那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