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季度公司财务统计,五大电力企业之首华能集团也未能扛得住电煤的疯狂涨价也出现了亏损。图为浙江华能玉环电厂外景. 谭进 摄
由于2007年以来煤炭价格上涨,发电企业利润全面大幅下降甚至亏损,有的电厂甚至因此倒闭。
“如果电价不与燃料价格一起上涨,电力企业将无法生存。”这已经成为现在电力企业共同的声音。
中国的电价长期以来由政府严格控制,价格一直十分稳定,最近的一次提高电价是自2006年6月30日开始执行的第二次煤电联动。
但近年来受国内需求强力拉动、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带动等因素影响,中国国内煤炭价格节节攀升,涨幅每年都在10%左右。据电监会统计,全国电煤的平均价格2006年为281元/吨,2007年已经上升到304元/吨,影响发电企业2007年增加燃料成本294亿元。
记者从相关企业了解到,中国煤炭消耗主要以发电为主,发电用煤占社会消耗总量的50%左右。连续上涨的煤价,已经对以电力为主的下游产业形成重压。
根据一季度公司财务统计,五大电力企业之首华能集团也未能扛得住电煤的疯狂涨价也出现了亏损。华能集团运营部副主任刘波介绍,华能集团30万以上的机组亏损已经达到了60%。而其余4家--大唐集团、中投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均出现巨额亏损,亏损均在4亿到9亿之间。
“大唐电力出现了5年来首次整体性亏损。”大唐集团市场营销部主任方晓说。
华电集团市场营销部副主任王锡南表示:“发的电越多亏的越多。”华电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增长24.55%,但是亏损达到了8.13亿。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院长张尧分析认为,今年一季度亏损的不仅仅是五大发电集团,亏损是一个普遍现象。甚至由于经营亏损,很多电厂面临资金周转的困难,从银行贷款也没那么容易了,部分电厂甚至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煤炭行业利润增速66.8%,而火电企业则下降了75.39%,规模以上电力企业4773家中有1990家亏损,亏损面达到41.69%。
但为电力企业所期盼的煤电联动却迟迟都没有出台。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巡视员许之敏表示,发改委已注意到煤价上涨后电厂因煤价过高受到压力的问题。但他说:“现在要求调整电力价格的呼声很高,但我们更要注意到的是今年CPI涨幅仍然很高,调高电价将会对完成今年价格调控目标造成很大阻碍。”
这意味着中国第三次煤电联动计划将继续推迟。
更为严峻的是,近期各个电力企业又接到了煤价再次提价的通知,每吨上涨50-70元,这对于已经亏损的电力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东方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章琪介绍,近期煤炭价格上涨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安全治理整顿,许多非法违规煤矿被关闭,导致乡镇煤矿产能继续受到抑制。另一方面,由于四川地震导致当地煤矿停产,进一步加剧了煤炭供求矛盾。
平安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中国煤炭市场已经存在4,000万吨的缺口。而随着今夏用电高峰期的到来,同时为了保证奥运会期间电力安全,国家发改委要求电力企业库存要增加到15天以上,也将形成新的市场需求。
诸多因素令发电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是煤价高企,供应困难,即使资金充裕也难买到;二是持续大面积亏损,部分发电企业已出现资金链断裂,无钱买煤,库存下降。但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中央发电企业依然恪尽职守地履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即使勒紧裤腰带,也要买进高价煤保证发电。
中国电力副总裁赵新炎也表示,国有发电企业目前占全国电力供应95%以上,其中五大电力集团占五成。大型国企在要求之下,是利润微薄也会继续供电,但规模较小的电厂在高煤价的压力下,很难有现钱去购煤发电。
为化解日益严峻的电煤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研究制定保障煤炭供应方案。而当务之急是督促煤电双方执行重点电煤合同,因为重点电煤合同价格低于市场价格,这一措施有利于降低发电企业成本。与此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希望煤炭企业自律,适当控制价格涨幅,如果不能做到,不排除出台调控措施。
另外,可以考虑提高上网电价而保持销售电价不变,同时对电网公司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这样做,一方面不会直接影响通胀形势,另一方面,由于主要电网公司仅有两家,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
但中国投资协会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陈望祥表示,实在不得已才采取电力企业补贴的方式,这毕竟不是市场经济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