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编者札记
“吃”出健康
吕 翎 · 时间: 2008-04-28 · 张志萍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此,“吃了吗?”差不多是人们日常见面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问候语。除了一日三餐之外,“吃”还是人们一生当中许多重要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从婴儿出生、婚礼、葬礼、到乔迁、升学、升职等等,而平常朋友、家人的道别、重逢和相聚更往往就是一场场“吃”的盛会。 “吃”是如此重要,经千百年的积淀,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

热爱“吃”,却不是人人讲究吃得科学、愿意吃得科学。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饮食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尽管传统饮食非常讲究食补,而对色、香、味的追求,常常使人们忽略了对食物营养和卫生的要求。

而一些错误的饮食观也导致许多人日常的膳食结构不合理。这当中有历史的原因。近30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普遍得到提高,多数人已经彻底摆脱温饱的困扰,转而追求生活的质量。但是许多人的饮食观并没有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依然停留在过去物质匮乏时的观念中,认为“大鱼大肉”就是吃得好,有营养,而“粗茶淡饭”是贫穷的象征。

来自中国营养协会的资料显示,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步入了“转型期”。这个时期变化的特点是“粮食消费逐年下降,动物性食物成倍增长”,从而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逐年下降,脂肪摄入量逐年上升”。膳食结构的变化对改善了居民的膳食质量,特别是膳食蛋白质质量的改善,无疑对促进居民健康是有益的;但随之出现的不良影响如脂肪过剩、能量过剩对控制相关慢性病来说非常不利。近10年来,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更是向前发展了一大步。据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显示,当前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仍然可以概括为“营养摄入不足与过剩同在,营养缺乏病与营养相关慢性病并存”,即所谓“双重营养不良”。

目前中国营养不良的人口是全世界最多的几个国家之一,每年因此带来的损失约3000亿-5000亿元。因为营养过剩,全国有1.6亿成人血脂异常,另有1.6亿成人患高血压,2000多万人患有糖尿病。在大城市中,每100个成人中就有30个人超重。但同时在贫困农村,仍存在营养不足问题。

平衡的膳食结构什么样?今年初《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3版颁布,以谷类薯类、蔬果类、肉蛋类、奶豆类和油盐五大类食物构建成“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指导中国人合理膳食。

按照这个指南来调整人们的日常饮食,就意味着人们的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都将发生改变,这也许会是一场革命,它将导致人们为了自身的健康而放弃、牺牲不少由享受美食而带来的乐趣。但这是值得的。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