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时事 >> 正文

美国媒体关注四中全会,直言十五五规划“对全球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周新平

  ·   2025-10-25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周新平;时事
打印
纠错

  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引起美国媒体高度关注,报道重点大多聚焦在有关“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内容上。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表示,二十届四中全会呈现中国未来五年推动经济增长的优先方向,也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如何规划2026年至2030年其全球贸易与经济战略提供窗口。

  美国《外交学者》杂志报道称,“十五五”规划被外界视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转折点——从传统增长模式转向以先进技术和创新为核心的新增长范式。这场转型,对全球经济发展可谓影响深远。

  

中国的五年规划给世界带来确定性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际,召开的重要会议。美国媒体对中国的五年规划进行了介绍。《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文章说“几乎所有国家都将感受到中国五年规划的影响”。

  制定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个特色,国际社会对五年规划的关注,本质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确定性的关注。中国五年规划通过其中长期战略稳定性和政策连续性,在全球面临地缘政治冲突、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危机等多重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为动荡中的世界经济提供了宝贵的“确定性”。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每五年发布一次的系统性发展蓝图,向全球清晰传递未来经济增速区间、内需扩张规模与重点产业路线图。这种“透明承诺”使跨国企业、供应链伙伴和国际投资者得以提前布局,减少因政策突变带来的风险折价。五年规划列出的重大工程、绿色投资、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目标,实质上是面向全球发出的长期订单,为相关国家出口和企业投资提供了可量化的市场确定性。与西方选举周期驱动的短期政策摇摆不同,中国通过五年规划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中长期愿景转化为跨部门、跨地区的统一行动纲领,并在财政、货币、产业、环保等政策上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这种制度化的政策延续性降低了海外机构对华业务的合规与监管不确定性。

  当逆全球化、单边主义盛行时,中国五年规划成为各国企业寻找“确定性红利”的首选坐标,为世界经济注入难得的稳定预期与发展信心。

  

从“十五五”规划获得合作新机遇

  四中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2035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彭博社报道称,“投资者有望从中了解中国将如何推动经济发展,并选择未来的投资赛道。” 美国《连线》杂志报道称,中国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不断发展进步,正引领全球绿色转型,这对中国、对世界来说都是好事。

  中国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新质生产力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统筹发展与安全,并稳步扩大高标准开放。这为全球伙伴在产业、贸易、绿色与数字等领域提供了可预期、可参与、可落地的合作新机遇。

  从四中全会公报内容看,国际社会可以在人工智能、5G、生物技术等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可以在清洁能源、环保技术、可持续城市等方面与中国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可以在电子商务、数字支付、大数据等领域与中国合作,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可以在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与中国合作,共同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可以在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与中国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等等。

  “十五五”规划为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各方可以共同努力,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