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时事 >> 正文

墨西哥应对中墨经贸有独立自主的行为,不该被第三方影响 | 周新平

  ·   2025-10-17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周新平;时事
打印
纠错

  近日,墨西哥政府对此前针对中国等“非贸易伙伴国”提出的一项关税提案按下了暂停键。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在10月9日的一次记者会上称,政府正在“分析关税提案的潜在调整方向”,并强调需先与中国等国“磋商”再推进立法。原本计划快速通过的提案被紧急叫停。这一变化表明,墨西哥政府正在审慎评估该关税提案的后果及影响。

  9月10日,墨西哥政府公布了一份针对中国等“非贸易伙伴国”的关税提案,计划对汽车、纺织品等1371类商品加征最高50%的关税,覆盖其进口商品种类的16.8%。舆论认为,墨西哥政府的这一举措与美国的施压有关。9月初,墨西哥总统辛鲍姆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面时,鲁比奥表达了对墨中经贸的不满。而特朗普政府此前多次向墨西哥政府施压,要求其减少对中国进口。

  9月25日,中国商务部连发两份涉及墨西哥的公告,一份是对原产于墨西哥和美国的进口碧根果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的公告,另一份是对墨西哥相关涉华限制措施启动贸易投资壁垒调查的公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在当前美方滥施关税的背景下,各国应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绝不能因为他人胁迫而牺牲第三方利益。

  中方的坚定举措应该是让墨西哥政府认识到,其单边加税举动一旦落地,不仅会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贸易伙伴的利益,还会严重影响墨营商环境的确定性,降低国际资本对墨投资的信心。因此,叫停错误的关税提案其实是在维护墨西哥的利益、声誉及尊严。

 

  中墨经贸双赢的发展势头正强

  据墨西哥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墨西哥自华进口总额达621亿美元,对华出口近46亿美元,中墨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水平。中墨经贸“双赢”的发展势头正强,在贸易规模、投资增速、产业链协同与新兴领域合作等多个维度均有体现。

  中墨两国有着悠久友好传统,政治互信不断增强,民间交往不断增进。两国经贸往来不仅密集,而且具有高度互补性。同时,中墨两国对很多国际问题的看法相似,理念契合,都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多年来,中国保持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而墨西哥是中国在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墨两国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绿色转型与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贸易规模快速扩大、投资合作提速、产业链互补加深、新兴领域不断突破,形成了互利共赢、势头正强的经贸新格局。

  今年5月14日,外交部长王毅在会见墨西哥外长德拉富恩特时表示,中方将中墨关系放在中拉外交重要位置,愿以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为指引,同墨方巩固战略互信,分享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经验和超大规模市场机遇,深化两国各领域合作,加快各自发展振兴。同时,王毅外长指出,中方愿同墨方加强团结协作和多边框架内沟通协调,携手捍卫各自正当权益,坚持践行多边主义,抵制反对单边行径,维护自由贸易规则,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墨西哥能否顶住美国的施压?

  中墨关系的友好发展,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近日,美国驻墨西哥使馆临时代办马克•约翰逊在参加墨美半导体论坛时声称,“美国不会容忍在半导体等关键技术领域对中国依赖”,表示“美国需要墨西哥在这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这种言论赤裸裸地暴露出美国搞贸易壁垒、贸易威胁和贸易霸凌的本质。美方不是关心墨西哥的发展需求,而是要墨西哥在产业链、供应链问题上充当其地缘政治工具。

  墨西哥现在面临的来自美国的最大压力,可能是《美墨加协定》将于明年迎来复审这一事情。从目前特朗普政府的言论看,墨西哥对华态度将影响到在复审《美墨加协定》时美对墨的态度。彭博社报道说,华盛顿近来不断敦促北美伙伴“同步”提高对华壁垒,墨西哥对华征税的举动被视为向美国递交“投名状”,意在为2026年开启的《美墨加协定》审核争取筹码。

  《美墨加协定》复核结果不仅会给墨西哥经济带来影响,也会给辛鲍姆以及执政党国家复兴运动党带来影响。因此,墨西哥在针对“非贸易伙伴国”的关税提案这件事上,能否独立自主地进行立法表决,确实承受着很大压力。

  不过,对华关税并不是影响《美墨加协定》复核的主要因素,而且,维护独立自主性、维护自身尊严、维护国际多边贸易规则也是墨西哥需要考虑的。亦如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陈道江所言:“避免陷入关税螺旋的最好方式,就是从一开始就不要落入保护主义的陷阱。因为开放合作是历史潮流,世界绝不会退回到相互封闭、彼此分割的状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