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12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标签:周新平;时事 | 打印
| 纠错 |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一个由众议院两党议员组成的代表团希望于本月访华。如果成行,将是2019年以来美国首次由众议员组团对中国进行的正式访问。报道称,代表团由华盛顿州众议员、前众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现任该委员会民主党领袖史密斯(Adam Smith)组织,军事委员会的两党成员均会参加访问。史密斯说:“我想传达的重要信息是,我们必须保持对话和沟通。我非常担心,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重要大国,我们与它的交流却越来越少。我们需要找到解决分歧的方法,而这不能靠彼此不交流来实现。”自2018年美国发起贸易战,中美关系出现紧张以来,美国国内呼吁缓和对华关系的声音就没有停止过。美众议员希望组团访华,寻求解决中美分歧,凸显了其对美国政府涉华政策的不满,以及对中美关系回归正常的期望。
美方应做好“解铃人”角色
“中美关系紧张的责任完全在美国一方。”这是中方的态度,也是客观事实。9月10日,外交部长王毅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时也明确表示,美方近来采取的消极言行,损害了中方正当权益,干涉了中国内政,不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与发展。“解铃还须系铃人”,美方应率先采取行动,纠正错误,停止遏制中国发展、尊重中方核心利益,为两国关系的改善创造条件,才能真正“解铃”。美方要做好“解铃人”,需要明确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中美是合作伙伴还是战略竞争对手;美国能否坚定落实“四不一无意”承诺(即2021年美国政府明确作出的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强化同盟反华、不支持“台湾独立”、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对抗的承诺);能否停止意识形态对抗言行,停止借涉港、涉疆、涉藏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最近几年中美之间在经贸、关税、科技、教育、人文交流、军事等等方面出现的紧张,均与这几个问题有关。美方若真心想稳定中美关系,就必须摒弃霸权思维与冷战逻辑,从“说一套做一套”转向“言行一致”,以行动兑现承诺,以对话代替对抗,以合作取代遏制。否则也只能让中美关系继续在“十字路口”徘徊不前。
当前时代发展需要中美和合
当前世界面临气候变化、能源短缺、公共卫生、人工智能治理等全球性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中美两个大国的协调与合作。中美经济高度互补,中国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美国企业也在中国市场获得巨大机遇。在气候变化领域,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其合作对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中美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不仅能为两国经济注入新动力,也能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增长点。历史经验表明,大国之间的战略对抗往往会导致双输局面。中美通过加强对话、增进互信、管控分歧,可以实现和平共处与共同发展。8月19日,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曾致信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就大豆出口与中国越晚达成协议,美国豆农受到的冲击就越严重。然而随着美国大豆收获季的到来,历来上最大买家的中国却仍未下达任何订单。9月9日,美国《财富》杂志对此评论说,这引发了对美国农业稳定性的担忧,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更广泛影响。美国农业面临的这一问题,也直观地证明了中美和合的重要性。从国际社会的反应看,普遍期待中美能够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因此中美和合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中美双方应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才是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正确选择。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