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时事 >> 正文

文在寅访华:关键时刻的重要访问

王俊生  ·   2017-12-15  ·   来源:中国网
标签:文在寅访华;中韩关系;时事
打印
纠错
  文在寅这次访问是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刻进行的。一方面,中韩关系因韩国不顾中俄等国的反对执意部署美国的“萨德”导弹防御系统,遭致中韩关系面临重大倒退,受制于民意影响,包括经贸关系在内的两国关系遭受重大挫折,不符合两国利益;另一方面,朝鲜正在加速其核导进程,朝核问题面临“摊牌”的可能性。

  面对这种局面,武力解决和对话解决两种声音在华盛顿同时存在。而从朝鲜的角度,对来自外界的压力与劝说似乎都无动于衷,这进一步加大了战争的风险。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自2008年停滞近10年、这也是朝核问题失控的10年,朝核问题是“战”是“和”,以及究竟怎么解决正接近十字路口,面临抉择。中韩作为利益攸关者迫切需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实际上,在过去几轮六方会谈中,中韩立场最为接近。由此可见,中韩关系的客观发展和地区问题的解决都迫切需要中韩关系改善,文在寅的这次访问可谓在关键时刻的重要访问。 

  从韩国的角度,文在寅这次访问的目的主要由三个方面:其一,从总体上让中韩关系重回正常轨道。上述可见,“萨德”问题让中韩关系全面倒退,韩国希望借这次国事访问之机推动两国早日恢复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所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其二,朝核问题的解决上加强与中国的沟通与协调。韩国一方面希望中国能帮助其恢复南北对话,另一方面希望中国对朝鲜的“核导发展”施加进一步压力以逐步实现朝鲜弃核;与朝鲜进行对话是文在寅上台以来的一贯政策,也多次就离散家属、非军事区行动准则等向朝鲜呼吁对话,但是朝鲜都进行了拒绝。20182月,韩国将举办平昌冬奥运,文在寅政府也向朝鲜发出了邀请,但是朝鲜迄今还没有回应。韩国希望中国能帮助其实现和朝鲜的对话。针对朝鲜的“核导”发展进行施压是韩国政府的一贯立场。如上所述,朝鲜近些年加快了核导进程,文在寅政府希望中国加大对朝鲜的施压。 

  其三,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对象国,多年来其来自中国的贸易顺差都超过了与美国与日本贸易顺差之和。韩国对中国的贸易依赖达到20%以上。这次随文在寅访华的有300多家韩企,可谓是历年来最大规模的经济使节团访华,这是韩国企业人士对进一步加强两国经贸合作的期待。 

  值得指出的是,文在寅还将访问重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重庆是“一带一路”经中亚、到东欧、再到西欧的重要节点,此举再次表明韩国高度重视“一带一路”。文在寅访问重庆期间还将出席“中韩联合进军第三国产业合作论坛”。这表明韩国对于与中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第三方合作、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有较高期待。因为对韩国来说,一方面,国内市场狭小,经济严重依赖出口拉动,目前韩国国内经济不景气,美韩还正在进行自贸协定重新谈判,料将对韩国出口带来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中韩在技术等领域有一定的互补性。 

  文在寅上述目标都得到了中国的积极回应。1214日,在和文在寅举行的元首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重视同韩方关系,愿同韩方一道,牢记两国建交的初心,以两国人民福祉为念,秉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基本原则,坚持以诚相待的为邻之道,把握互利共赢的合作宗旨,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始终健康稳定地走在正确发展轨道上;习近平主席还指出,中共十九大给包括韩国在内周边国家同中国的合作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中方欢迎韩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愿推动“一带一路”同韩国发展战略对接,积极探讨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实现共同发展;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必须坚持半岛无核化目标不动摇,绝不允许半岛生战生乱,半岛问题最终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中韩两国在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方面有着重要的共同利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愿继续同韩方就维稳防战、劝和促谈加强沟通和协调,中方也将继续支持半岛南北双方通过对话接触改善关系,推进和解合作,这有助于半岛问题的和缓和解决。 

  由此可见,文在寅的这次访问实现了预期目标。在这次文在寅访问期间,他不仅用行动证明了“一带一路”符合两国利益,而且1213日在出席韩中商务圆桌会时还提出了中韩是“命运共同体”的观点,而“命运共同体”构建可以说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重要面向。再加上朝核问题上中韩两国的共同利益等,中韩两国可以说没有任何理由不进行紧密的合作。希望以文在寅这次成功访华为契机,推动中韩关系早日回到正常轨道,造福于两国与世界人民。(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周边战略研究室主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