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Francais | Deutsch | 日本语
热图推荐
陈素珍:只要观众需要,我就一直演下去
西藏农民得实惠
特奥激情燃烧
首页>>> 动感体坛>>> 2008奥运
上海:特奥大舞台
本刊记者 唐元恺 · 时间: 2007-10-11 · 来源:北京周报 2007年第42期 10月18日出版

10月8日,国际特奥会主席蒂姆·施莱佛与中国艺术体操选手王越(左)和冯吉在赛场合影

瘦瘦的脑瘫患者吴方淼身高只有1米65,似乎谁也不会把他与篮球联系起来。但他可是位特奥会上的“灌篮高手”。

“我9个月大了连头都抬不起来,6岁时,医生断定我长大后很难独立行走。”在今年的一次活动中,吴方淼艰难却自信地以“特奥伴我快乐成长”为题做了演讲。“我的变化缘于特奥运动对我的影响。”

此次,身为特奥运动员和“形象大使”的他还出现在10月2日上海特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数千名白衣人呼啸而至,用他们手中的长棍,顷刻之间搭建起一条蜿蜒的“白色长城”,吴方淼和另一名女选手从会场的两侧分别开始攀登这一充满寓意的长城。 “中国有句老话:‘不到长城非好汉’。”他说。

事实上,特奥为众多智障者扮演改变命运的角色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同时也感动了许多人。

“我能感觉到他们是真地在攀登长城,如同其人生中的奋力前行。”开幕式总导演唐•米歇尔说。在他看来,智障演员并非表演或刻意假装什么,而是在展示自己真正的生活。“我知道你行的!”米歇尔经常这么鼓励智障演员。其实,“你行,我也行(I KNOW I CAN)”同样是智障演员和特奥运动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它是本次特奥会的口号。

特奥会的参加者,智商在70以下、年龄在8岁以上,并经过8周以上的体育训练。如果说奥运会所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强”是在挑战人类的极限,那么特奥会所追求的则是参与者挑战其个人的极限,展现的是挑战命运的人性之美,来自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特奥运动员、教练员共聚黄浦江畔。参赛选手人数几乎可以与夏季奥运会媲美,他们在遍布上海19个区县的30个场馆进行21项比赛,并参与、观看4个表演项目。这些笑容淳朴、思想单纯的特奥选手,时时触动人们心灵的柔软处,显然也改变了许多曾经漠视的表情。

曾几何时,社会对智障人存有着很大的偏见,例如,称他们为“傻子”,使许多家庭遭受到沉重的社会压力,只好把智障者长期封闭在家里,不敢让其接触社会和参与社会活动。1985年,中国开始特奥行。但由于经济、社会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它步履艰难,并不被普遍认同。“开始甚至有人说‘搞特奥活动不是明摆着说中国人傻吗?’”现任中国特奥会主席王智钧笑着披露说。

如今,人们对特奥和智障人的态度早已有了明显改变。事实上,虽然中西文化差异巨大,但特奥所倡导的精神与中国这一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的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异曲同工。在上海等很多中国城市,捐赠、看望、志愿者,已成为不少人的生活方式。通过特奥会,这种生活方式更得到大范围的推广。

而且,无论从医学研究还是从“感性认识”上,越来越的中国人意识到,狂欢节式的特奥会与特奥运动所提供的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项目,不仅改善了智障人的身体机能,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融入社会的自信心和生活的乐趣。

“特奥运动的开展也大大促进了医学界对智障的预防与研究。”北京安贞医院医生吴山称,过去,人们觉得智障人是“永远长不大的儿童”,以为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不可能得到提高,“现在这些都已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观念。”

中国进入国际特奥大家庭已有20年。目前,特奥运动已覆盖中国各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特奥组织。现在,中国正倡导建设一个更加充满爱心和团结的“和谐社会”,这个理念与特奥会的理想也十分协调。国际特奥会曾表示,中国成为世界上特奥运动发展最快的国家和地区之一。“7年前,中国特奥运动员人数从最初的5000人增长到7.6万人,当时中国承诺要将这一数字扩大到50万,到现在短短几年,已经超过此目标,增加到了60多万,占全球特奥运动员总数的1/4。”国际特殊奥运会副总裁兼高级代表乔治•斯密思说。

到上海出席开幕式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阿诺•施瓦辛格高度赞赏了中国政府为推动特奥事业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它的积极参与及各部门的通力配合,是确保特奥事业发展的关键。”

“中国拥有世界上1/5的人口,无论从运动员人群基础、现有运动员数量还是潜在影响力方面看,她都是国际特奥会最大的国家。”国际特奥会主席蒂姆•施莱弗表示,上海为特奥会提供了最理想的平台,因为它能推动人们关注约2亿“世界上最受遗忘的人们”--“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能显示,这些人不应被遗忘,而应被包容。”

中国13亿庞大的人口基数里,目前智障人大约984万。“我们已经制定了新的目标,到2010年,中国参加特奥运动的智障人士将达到100万。”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上海特奥会组织委员会副主席汤小泉在盛会期间宣布。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网络专稿 更 多
牛仔风情 ,传承马术文化
  马术运动是一项新兴、时尚、自由、奔放的运动项目
林兆华:戏剧无国界
未完成的奥运梦想
心随帆动驶向成功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7年第38期目录
2007年第37期目录
2007年第36期目录
2007年第35期目录
编者札记
张志萍:一场艰难的保卫战
张志萍:互联网改变中国
张志萍:一条促进沟通和了解的高原之路
张志萍:北京,你准备好了吗?
张志萍:中国话剧的社会使命和艺术存在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