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编者札记
互联网改变中国
吕 翎 · 时间: 2007-09-11 · 张志萍

 

 

1987年9月20日,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钱天白代表中国通过互联网向前西德卡尔斯鲁厄大学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文件名为:"穿越长城,走向世界"。至今,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已整整走过了20年的路程。

20年对于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国度来说很短,但是,有互联网的20年却让整个民族的历史进程发生了真正的加速度。

在经历了几番起落之后,互联网再一次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发展。最近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7年6月30日,中国大陆的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排名世界第二。半年来平均每分钟就新增近100个网民,半年的增长接近去年全年的增长量;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了12.3%,几乎每10个中国人就有一个人在使用互联网;由于电信事业的发展,互联网的用户群已延伸到偏远的山区和农村地区,从而使跨跃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这一目标变得更加现实。

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人类社会,在中国,这种改变尤其是全面和深刻的。

首先,伴随着互联网而来的信息传播和接受方式的改变,公众知情权这个曾经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很陌生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追求,这无疑使中国向民主的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迈进了一步。互联网使公民参与社会的热情和渠道大大提高。特别是博客这一近年兴起的网络新生事物成长迅速,今年中国的博客数量将接近1个亿。通过门户网站、社区BBS以及井喷式发展的无数个人博客,任何引起公众关注的信息已经很难不被迅速普及。“草根舆论”的丰茂,影响了中国的舆论平台,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和推动了政府处理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方式。

尽管很难用准确的数字说明中国经济的腾飞有多少互联网的贡献,但新经济的模式正在改变中国传统的经济和消费模式。从陌生到熟悉,许多中国人开始习惯并依赖通过互联网来解决生活中的需求,电子交易、网络购物等越来越成为时尚,就连处于互联网相对落后中国农村地区的一些农民也学会了用互联网做蔬菜、水果的生意,B2B、 B2C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事业而蒸蒸日上。当然,互联网在影响社会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对于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网络已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社交,都不能离开网络的帮助;正是他们,使整个中国成为一个网上的国家,也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加速融合。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互联网终究是以积极的面目经历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并不断得到壮大。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近日发布的《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2007-2011年展望报告》中说,未来5年内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总量将增加到925亿美元,在2010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将超越美国,从而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互联网给中国带来的革命性的变革到底有多大,是没有一个人敢于,并有能力做出预测的。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