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封兴良:中国企业赴德投资 竞争的同时带来市场活力

《北京周报》记者 赵飘  ·   2017-12-12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中国企业;德国;财经
打印
纠错


  封兴良在第十届国际跨国公司领袖圆桌会议现场接受采访。(《北京周报》记者 梁宵摄)

  2016年,中德贸易总额达到1700亿欧元,创双边贸易纪录,中国首次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对德投资增长势头强劲,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16年中国对德直接投资为29.45亿美元,同比增长258.6%,首次超过德国对华直接投资。

  然而在中德双边经贸合作发展良好的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也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抬头的趋势。127日,德国北威州投资促进署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封兴良在第十届国际跨国公司领袖圆桌会议上表示:“在全球化浪潮下,没有一家独大的赢家,只有互利和双赢,各国应寻求多边合作而不是单边主义。”  

  会议期间,封兴良在接受《北京周报》采访时介绍说,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和中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发展迅猛。去年共有96家中国企业通过北威州投资促进署的帮助在北威州安家落户。目前在这里投资的中国企业累计已超过1000家,涵盖机械制造、通讯、能源、物流等领域,其中包括华为、中信、三一重工、中国五矿等著名企业。 

  谈及中国企业大规模投资德国对当地经济产生的影响,封兴良强调,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发展自身的首要前提是获得投资。而中国企业到德国投资,在当地产生了许多积极效应,就业机会增多的同时,盘活了很多本土企业。例如,上工申贝接连收购德国缝纫巨头杜克普爱华和百福,既盘活了这两家深陷破产危机的老牌德企,也为企业自身注入了活力,实现双赢。同时,他指出,中国企业的投资增加了地区竞争,竞争的同时市场活力也在增加。“如果面对外来竞争一味采取逃避、退缩态度,只能说明自己没有勇气。所以我认为中国企业投资德国,只有积极影响,没有任何消极影响。”封兴良如是说。 

  而随着“工业4.0”时代到来,他认为,中国企业与德国在经贸合作、研发创新等领域的合作前景会更加乐观。特别是2014年两国签订《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以来,“中国制造2025”战略与德国“工业4.0”战略开启了全面对接的新步伐。“在此契机下,首先要创新。”封兴良指出,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后重视开办研发机构,此外,在对德国公司的并购行为中,例如美的收购库卡、中化收购克劳斯玛菲集团、联想收购德国电子厂商Medion等,都是在技术方面的合作。“中国企业现在非常注重寻求技术上的提升,我相信这个发展趋势是对的。”他说。 

  同时,他指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对国际市场的了解不够充分,特别是缺乏对各国法律、税务、投资风险等方面的了解。另一方面,缺乏国际化人才,部分中国企业领导在语言能力、国际化管理经验等方面均有所欠缺。 

  最后,封兴良认为,尽管当前德国新一届联邦政府组阁谈判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在“工业4.0”和中德经贸合作的未来发展问题上,各党派的分歧主要存在于时间和步伐的快慢,对于继续推进“工业4.0”和中德经贸合作的总目标不会改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