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际的交流合作之路_北京周报
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际的交流合作之路
• 2012-05-28 • 来源:光明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5年10月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构建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国际法框架。我国于2006年12月批准加入文化多样性《公约》,并于2007年6月在巴黎首届缔约国大会上当选为保护文化多样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我国积极参与文化多样性《公约》实施细则的制订,并在此过程中持续发挥我国的影响力。2009年6月,在巴黎第二届缔约国大会上,审议批准了我国参与制定的文化多样性《公约》系列文件,我国顺利竞选连任委员会委员国。

近年来,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与教科文组织的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迈上了新的台阶。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我国秉承《公约》的精神,在国际层面从积极申报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名录、优秀实践名册,开展地区、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探索与周边国家联合保护与联合申报的创新模式,与教科文组织保持密切配合与合作,开展能力建设等各个方面,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彰显了我国促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决心和努力。

自2008年6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二届缔约国大会后,《公约》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其核心工作是审核、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通过认真准备和积极努力,2009年9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成果斐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的“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和“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项被列入《急需保护名录》;“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等22项被列入《代表作名录》,约占全世界列入项目总数的三分之一。

这是继2005年底之前我国“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长调民歌”等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既生动表明了国际社会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认可,同时也极大鼓舞和促进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201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我国的“京剧”、“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麦西热甫”、“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和“中国活字印刷术”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我国申报的“中国皮影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赫哲族依玛堪”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我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达到29项,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达到了7项,居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持密切配合与合作等方面,我国也卓有成效。200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1届执行局会议一致通过了我国提出的在我国建立由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报告。同时,在日本和韩国建立亚太中心的有关报告也获得通过。

同年10月,关于在上述三国分别建立亚太中心的报告获得第35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批准。经过磋商,中国亚太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培训,日本和韩国中心的主要职能分别是研究和信息收集及网络建设。

这是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实质性合作的又一成果。我国提出的在我国建立亚太中心的提议获得批准,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认可,同时,这也是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领域开展合作的又一全新模式。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在我国建立,成为加强我国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挥影响力的重要平台,为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与国际合作开拓了新的阵地。

此外,我国还积极探索联合申报之路,开了国际合作先河,特别是与周边国家联合保护同源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9月13日,中蒙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机制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在北京召开,我国文化部赵少华副部长和蒙古国教育文化科学部库兰达副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蒙古国教育文化科学部关于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协议》,肯定了中蒙两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业已开展的合作,为两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我国是《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文化多样性。2009年5月,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参加了由教科文组织在其巴黎总部主办的文化多样性艺术节,我国精心选派的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演出和展览项目,在文化多样性艺术节上产生了十分强烈的反响。通过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这一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多边舞台展示中国的精品文化,使世界更多地了解到中国文化的独特内涵和魅力。

2010年5月中下旬,我国文化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了在其巴黎总部以外的第一个“文化多样性节”——在“相约北京”联欢活动设立主会场、在广州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和深圳第六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设立分会场,举办“文化多样性节”,形成了南北呼应、颇具规模的良好效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一届“文化多样性节”的情况,刊载在向各成员国发放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节总目录”中。

去年9月,我国文化部和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主办了“孔子文化周”。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外举行的宣传推广中国思想家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化周开幕式活动、“孔府乐舞”演出、《孔子的智慧》展览、孔子思想讲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仪式等活动,在树立中国文化大国形象、积极推广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巩固和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给国际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包装大国
外籍人士来京将获72小时免签
四川省政府:绵阳民族中学被拆除十分错误
《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中国百姓与食物的故事
中国成功完成勘察设计行业首例海外收购
南非救援人员找到10名被埋井下的矿工遗体
伊朗说愿有条件考虑停产纯度为20%的浓缩铀
伊拉克总统呼吁举行全国性对话消弭政治分歧
在深入基层中汲取执政兴国的力量
各地党员干部下基层述评:万家忧乐在心头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第11期
2011年第10期
专题导航更多

2012年全国两会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新兴知识阶层,是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正是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重建之路——汶川地震三周年
叙利亚政局危机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