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保持APEC蓝任重道远
本刊评论员 兰辛珍 • 2014-11-20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11月19日,一场雾霾让北京APEC期间湛蓝的天空无影无踪,这场保持了半个月的“APEC蓝”的消失,使得中国大气污染治理难题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在APEC会议结束时,习近平主席曾表示,希望APEC蓝能长期保持,而北京雾霾的再现,却表明这至少在目前还是个奢侈的愿望。

有人说,APEC蓝给中国提供了大气污染治理的经验。但我认为,这种短期突击治理的方式不科学、不可持续,因此并不可取。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APEC蓝是怎么形成的。为确保APEC会议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在APEC会议召开前夕,北京采取了一连串措施:全市工地停工、除公交车外的其他车辆单双号限行,公务用车停驶70%,老旧机动车淘汰、污染企业退出,凡此种种。

与此同时,北京周边的河北、天津、山西、内蒙、山东也在会议前夕和会议期间实施最高级别的应急减排措施,包括企业停产、限产,工地停工,机动车限行,增加道路洒水时间等等。在六省市区域联手合作下,北京终于换来了APEC会议期间的蓝天。

这种方式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曾使用过,而且那次的力度更大,首钢等一批污染企业被搬迁出了北京。北京也因此迎来了被称为“奥运蓝”的蓝天。

不管是2008年的奥运蓝,还是前不久的APEC蓝,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以牺牲工业、牺牲经济为代价。这种方式偶尔使用无可厚非,但若将此作为保持空气质量的方式长期使用,则是不可取的。

APEC蓝的出现,说明北京空气质量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而且不只是北京的工业,包括北京周边省市区的工业。如果对工业长期停产、限产,那将造成企业损失,工人收入减少及失业者的增加,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恐怕是比雾霾更让人们担心的。顾此失彼,不是一个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雾霾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污染物,工业革命后的伦敦也曾经被雾霾所困扰,但伦敦早已摆脱了雾霾,伦敦并没有单纯的靠关停和限制企业来治理雾霾,伦敦政府通过立法管控、技术推广、改变城市人口及交通布局、增加绿地、工业约束等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从1956年出台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开始,伦敦政府用了20年时间将雾霾天气减少到了每年不足10天。

伦敦治霾经验很值得中国借鉴,而且APEC蓝也给了我们带来了找回蓝天的希望、信心以及启示:通过减排,雾霾是能够治理的。

但减排不等于关停和限制企业。我们可以通过多用清洁能源少用煤炭来减排,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回收废气废水来减排。

十年前,中国政府为了改变环境污染,就已经开始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最新的目标是: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和2086.4万吨,比2010年各减少8%;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万吨和2046.2万吨,比2010年各减少10%。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重点用能行业13种产品工序能效标杆指标,开展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推广行业节能减排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然而实施减排的效果并不明显。尽管北京市区清洁能源使用量在增加,但在北京周边其他地方,非清洁能源使用量依然很高。另外,技术改造减排大多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而中小型国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在技术改造减排方面却投入很少。

究其原因,是一些地方对节能减排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在政绩思想支配下,地方官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对调结构、转方式不够重视,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中央出台的一些节能减排政策措施不能有效落实。另外,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还不完善,基于市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创新驱动不足,使得企业缺乏节能减排内生动力。加上节能减排标准不完善,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计量、统计体系建设滞后,监测、监察能力不足,使得节能减排管理能力也跟不上需要。

因此我认为,减排效果不佳并不是技术能力有限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着力解决一些政府官员的思想认识问题,并要改变一些相应政策缺失和不匹配的状况。

中国必须加强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的工作能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这是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因为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让APEC蓝的长期保持下去。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中国政府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任务,但治理污染,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国计民生同样重要。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英拉否认参加2016大选传闻
史上最复杂病毒涉“棱镜门”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敦促美根除种族歧视
辽宁阜新煤矿发生煤尘燃烧事故致24死52伤
美国“弗格森骚乱”波及34州90城
教育部:宪法知识可纳入中考测试范围
北京法院首次竞拍带牌照小客车
香港警方执行旺角禁制令拘80人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应运而生
英媒:中美气候声明需要绿色金融支持
微画册更多
APEC·北京
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会议周活动将于11月5日至11日在中国北京举行,议程包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等系列会议。其中,领导人会议将于10日至11日在雁栖湖举行。
专题导航更多

习近平出席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1月16日至23日对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斐济共和国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11月15日至16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多语种版的出版发行,对全面准确地阐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与非洲 旅游专题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和平警钟长鸣 日军罪证如山
李克强访问欧洲三国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