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谐的声音还不止于此。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创新政策等屡屡成为美国有关方面向中方发难的靶子,近年来中美经贸领域的摩擦明显增多。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其在给“中国制造”带来损失的同时,更将直接伤及美国企业和民众的利益。
例如,2009年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实施特殊保障措施。后果是什么呢?据美相关部门统计,2010年上半年,美国相关类型轮胎进口价格上涨了30%,而美国轮胎制造行业的总体就业在2010年前5个月里同比下降10%。
又如,美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对华长期实行出口管制,使许多美国企业丧失了市场机会,中国用户不得不转从其他国家进口相关产品。据中方统计,2001—2009年,中国进口高技术产品从640亿美元增至3098.5亿美元,年均增幅48%,但美国高技术产品占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却从2001年的18.3%降到2009年的7.5%。假设美在此期间保持18.3%份额,仅2009年就可增加对华出口335亿美元。
前景十分广阔,更需深化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中美经贸关系
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新兴市场,中美经贸合作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利益。中美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和经贸合作的互利性,是促进中美经贸关系不断稳定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和美国已经形成利益交融局面。发展互利共赢的中美经贸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将继续成为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推动力。
中美经贸合作前景十分广阔。中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同时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这一进程将在“十二五”期间释放出庞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中国是世界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在2020年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对于美国工商界来说,这无疑意味着更好的市场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瑞斌说,摩托罗拉在华研发投资约15亿美元,研发人员2700多名,“中国越发展,我们的商机就越多。摩托罗拉非常看好中国市场,也期望参与中国的自主创新。”据了解,通用电气、IBM、可口可乐等大跨国公司都在主动参与和支持中国的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战略。
“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进出口基本平衡的贸易政策,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高便利化程度,为境内外投资者创造更优化、更开放的投资环境。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企业,将与中国企业一起分享日益增大的市场‘蛋糕’。”中国商务部负责人表示。
专家指出,中美经贸合作的丰硕成果来之不易,美方应坚持自由贸易理念,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重新评估并尽快放宽对华出口管制措施;合理开展外资审查,减少不必要的限制,促进投资合作;与中方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促世界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
当前是中美经贸关系深化发展的关键期。一个良性发展的中美经贸关系,有助于促进两国经济稳定增长和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只有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不断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向前发展,才能为提高两国乃至世界人民福祉做出更大贡献。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对中美经贸合作的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