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东丽区华泰现代农业示范园工作人员在搬移利用地热资源培育的蝴蝶兰花。 刘海峰摄
吴晓青说,过去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破解的唯一方式就是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新道路。
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在会议上也指出,“将加快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支撑引领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
王伟中表示,中国在“十二五”时期,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在新能源、信息、新材料、生物等领域超前部署,加大攻关力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科技含量。而在现阶段,将选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中力量攻关,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核心技术,研究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重大产品。
加强国际合作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表示,中国政府举办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高科技国际博览会,实际上是搭建了三个重要的平台:第一是中外企业增进交流、创造商机的平台;第二是展示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决心和行动力的平台;第三是对广大公众普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的平台。“这三个平台将在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蒋耀平说,中国发展绿色经济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巨大的市场,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些领域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如清洁能源。有些领域则在技术、研发、人才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开展国际合作。
“中国政府将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继续加大对企业开展绿色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的支持力度。”蒋耀平说。
蒋耀平说,中国政府鼓励国内企业引进、消化、吸收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更鼓励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向节能环保绿色产业倾斜,中国愿意在多双边框架下加强与其他国家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广阔市场前景,对国外企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此次博览会外国企业占到了参展企业的60%。
蒋耀平说,中国政府为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绿色产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对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都是一视同仁的。
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方面的相关政策和产业振兴规划,在这些政策和规划中,有大量关于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方面的内容,在这些政策中,中国政府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并把它作为保证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
在2009年中国开展的12439个机电产品国际招标采购项目中,外资企业参与了 8863个项目的投标,中标是6887个项目,占项目总数的55.4%。“这个数字可以充分说明中国完全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蒋耀平说。
蒋耀平说,今后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中国还会出台一系列有关这方面的政策,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原则不会有任何改变。
附: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及目标
到2009年底,中国光伏电池产量超过4000兆瓦,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0%,居世界第一;小水电总装机约 5500万千瓦,成为全球小水电装机最多的国家;风电装机达到2580万千瓦,居全球第二,而且仍保持高速增长;生物质发电装机 400万千瓦;光伏发电30万千瓦;核电运行机组装机容量为870万千瓦。
到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要占到能源总消费的15%;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 40%~45%。全国森林覆盖率增加到23%,森林蓄积量达到140亿立方米,森林碳汇能力进一步提高。
到2020年中国水电装机容量要达到3亿kW(其中小水电 7500万kW),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 000万kW,生物质能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kW,沼气年利用量达到 440亿m3,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1200t,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要达到 180万kW,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3亿㎡,核电装机达到 7000万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