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
  •   11月13日,在埃及西奈省边境重镇塔巴的一个小村庄,一名妇女在傍晚时将羊群赶回圈里。 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   11月13日,在埃及西奈省边境重镇塔巴的一个小村庄,几名贝都因男子站在羊群前合影留念。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   11月13日,在埃及西奈省边境重镇塔巴的一个小村庄,一名贝都因母亲用传统方式(倒扣铁锅)烙饼。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   11月11日,在埃及西奈省达哈布的一个贝都因茶馆,一名小女孩正在为客人端茶。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   11月13日,在埃及西奈省边境重镇塔巴的一个小村庄,一名贝都因老者站在塑料桶旁。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   11月13日,在埃及西奈省边境重镇塔巴的一个小村庄,一名贝都因女子抱起小羊羔。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   11月13日,在埃及西奈省边境重镇塔巴的一个小村庄,一名贝都因女孩带着一只电子表。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   11月12日,在埃及西奈省达哈布,一名贝都因老人抱怨自己的生活状况不好。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   11月13日,在埃及西奈省边境重镇塔巴的一个小村庄,一名贝都因母亲抱着自己的孩子。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   11月13日,在埃及西奈省边境重镇塔巴的一个小村庄,15岁的阿里正在牵骆驼。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   11月11日,在埃及西奈省达哈布,两名贝都因少女向游客微笑。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   11月12日,在埃及西奈省达哈布,一名在自家庭院内乘凉的贝都因儿童露出笑容。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   11月12日,在埃及西奈省达哈布,一名贝都因老人展示民族特色纪念品。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   11月11日,在埃及西奈省达哈布,23岁的贝都因女孩萨利玛展示自家厨房。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   11月13日,在埃及西奈省边境重镇塔巴的一个小村庄,贝都因小女孩望着晚归的羊群。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   11月13日,在埃及西奈省边境重镇塔巴的一个小村庄,妇女们在一个草棚下聊天。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贝都因人(Bedouins,亦作Beduin),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他们是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在沙漠旷野过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广阔的沙漠和荒原地带,在埃及西奈省约有70万贝都因人。贝都因人身材颀长,信仰伊斯兰教,实行一夫多妻制。贝都因男子穿长到脚踝的灯笼裤、肥大的长衫,冬季外加斗篷,腰间插一弯刀或手枪。妇女的长衫、外衣、斗篷都绣花,喜欢佩戴各种首饰。

传统贝都因人一般生活在沙漠、荒原、丘陵和农区边缘地带,靠饲养骆驼、羊为生,他们按季节和固定路线进行有规律的游牧,在农区边缘地带度过最炎热、干旱的季节,参加集市,出售畜产品或采集香料,买回椰枣、食粮 、手工业品等必需品。每当雨季到来、沙漠水草生长之际,他们便向沙漠深处进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贝都因人选择过定居的城市生活,他们根据自己对沙漠的了解和地区景色的熟悉,在城市边缘的荒地中安扎帐篷或简易住所定居,为到此旅游的欧洲游客提供导游服务,或在海边开设小型咖啡屋、茶馆、度假村,也可在喜欢的时候重返沙漠,过逐草而居的生活。

贝都因人吃苦耐劳、热情好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不承认部落传统以外的任何法律,除了本部落的酋长外,不服从任何政权,因此在埃及西奈半岛有些贝都因人不时会与政府或者地方军队发生小型冲突。贝都因人住在帐篷中过着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生活,但其中有些人能与欧美游客说着流利地道的外语,他们对传统的贝都因咖啡情有独钟,但也不会拒绝甜美凉爽的可乐,他们不知道因特网为何物,但却能准确说出中国明星成龙,他们是在古老与现代间自由穿行的游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