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 战争还会升级吗?
真正的战斗本来就没有打响,接下来也极有可能平静收场。
参战电商们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众口一词,“价格战永远没有结束的一天!”但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家电行业观察家、帕勒咨询董事罗清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真正的战斗本来就没有打响,接下来也极有可能平静收场。”
有网友爆料,在17日、18日,已有部分产品出现了价格回调。参战者态度的微妙变化似乎也传递出价格战热度递减的趋势。有媒体报道,17日刘强东在接受采访时提出停止价格战,“现在这是一场恶性价格战,如果这样下去,不出三个月,三家都得死”。随后,刘强东在微博上辟谣。
国美电器总裁王俊洲则对记者更直白地表达了担忧。利益相关方尤其是上游供应商反应激烈,市场更传出海尔宣布停止与京东合作等消息导致股价大幅跳水。“我们与供应商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如果对产业链产生负面影响,将是所有零售商和电商的灾难。”他也注意到,部分消费者质疑电商行业假营销,“都是这种恶性趋势的表现,消费者的信任度在下降。”
财经作家吴晓波称,因制造业利润和物流成本的刚性化,从长远看,此次价格战对家电零售价格的影响很可能微乎其微。
不要以为消费者是坐收渔翁之利的,其实大多是“被消费的”!
——博大创投董事总经理曹海涛
六问 谁是受益者?
不考虑对企业商誉的影响,这是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刘强东拉动了内需。
如果不考虑对企业商誉的影响,这是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记者收集到的各方销售数据显示了同一个结果——刘强东拉动了内需。
有道购物助手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晚上8点,相比14日同期商城流量变化,明确参与价格战的苏宁、国美、京东、易迅均有大幅流量增长,其中苏宁增长幅度最大,高达706%。
高流量带来了销售。京东商城称,其大家电销售额在价格战打响的两个多小时内就突破了两亿元。“美苏”联抗京东价格战,背后获益的是苏宁易购和国美网上商城以及国美旗下库巴网。不管京东是否胜利,都带动了两大传统零售商的网络商城知名度大增,苏宁易购据称取得了同比增长超12倍的业绩。
在经过一天的筹备后,“美苏”又将价格战引致线下,借势刺激了其实体店的销售。苏宁线下大规模让利从17日开始,北京苏宁采销中心总监李琪告诉记者,当日线下门店销售增长达到320%。国美门店宣战首日,销售比平日相比增长4倍以上,其中彩电增长320%、电脑增长507%。大中电器的数据称,到周末,销售同比增长了340%,环比增长498%,传统大家电销售占比近八成。
七问 谁会干掉谁?
中国电商已集体陷入囚徒困境,都指望对手能够先死去,成为滋润自己的化肥。
消费者和供应商肯定都不希望看到“谁把谁干掉”的局面。谁会喜欢垄断呢?不过,在这个市场的冬天,谈垄断恐怕还早。现在比的不是谁更优秀,而是谁更能撑,生存下来了才是赢家。
大家都很急。对于京东商城而言,关于“投资人的钱还能烧多久”的疑问从来没断过。亚马逊毛利率始终保持在20%左右,京东从未公开过财务数据,但来自香港分析师会议的消息,2011年京东商城毛利率仅为5.5%,没有足够的毛利就没有盈利。
而京东的对手却越来越多。在3C战场上,苏宁易购和国美网上商城、库巴网,把战火引到了京东的后院。另一边,腾讯收购了易迅来和京东死磕;在IT圈,巨无霸QQ所过之处一向寸草不生。
战火是苏宁、国美等传统零售商转身电商的洗礼,他们电商的身份借助这次价格战正式被确认,甚至提升到了与京东相同的量级,但他们同样面临艰险的竞争局势和自己的难题。传统家电卖场拥有庞大的线下体系,却还没有找到一条谋求线上线下利益一致化的清晰路径。
有人曾评论,“中国的电商已集体陷入囚徒困境,都指望对手能够先死去,成为滋润自己的化肥。”这让中国的电商竞争成为一场“消耗战”,而非“创新战”。到最后,大家比的是谁弹药充足、财大气粗。谁的弹药先打完,谁就将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