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今日要闻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人民日报海外版:叫响“中国机遇论”正当其时
• 2014-01-15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近日,在国际财经界年度盛事“亚洲金融论坛”上,“中国机遇”话题备受关注,成为支撑“亚洲:带动全球增长”主题的柱子。中国的分量与体量、改革与活力,无不让亚洲和世界看到机遇。当前,叫响“中国机遇论”正当其时。

2014年一开年,“中国机遇”便有了新的数字化体现。从国内看,1月13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2013年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市场主体数量突破6000万户。这个庞大数字背后是中国经济的巨大活力。同时,2014年还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中国产业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从国际看,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4.16万亿美元。美国同年的总量尚未公布,但1月至11月的进出口总额为3.57万亿美元。从此判断,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基本没有悬念。

多年来,国际涉华论调此起彼伏、五花八门。在西方控制的舆论环境中生长出的论调,绝大部分带有“负面”色彩,如“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傲慢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衰落论”、“中国新殖民主义”等等。

面对负面言论,中国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中国机遇论”就是中国主动设置的重要议题。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领导人在国外进行演讲时首次提出,“中国威胁论”应当改为“中国机遇论”。该演讲受到世界各国人民欢迎。近年,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用语言和行动逐渐认同这一观点。2013年,“中国经济光明论”、“中国梦与世界共赢”的理念,在全球普及推广。

“中国机遇论”的核心是,中国发展是世界的机遇而非威胁或挑战。习近平主席强调,实现中国梦将造福各国人民。当前,“中国机遇论”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其一,在当前世界仍未完全走出危机阴影的背景下,中国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013年,世界经济总体增长缓慢,不少新兴经济体出现资金外流、货币汇率动荡加剧的情况,但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其二,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都造福世界。各国已经广泛关注中国巨大的市场。同时,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和海外投资不断增加。中国还对“走出去”加以积极引导,鼓励有条件、守信誉的各类企业对外投资,重视开展有利于改善不发达国家民生和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合作,注意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造福当地人民。

其三,中国真诚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非洲是中国援助的重要对象。中国把对非援助合作全部用于非洲国家最需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为非洲建设大量基础设施,包括学校、医院、体育场以及城市供水等民生项目。另外,中国重视“授人以渔”,提高了非洲国家的自我发展能力。

“机遇论”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和成果。事实证明,尽管“威胁论”等无法消除,但“中国机遇论”的影响力也在上升,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重视。中国在打造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与中国实现合作共赢的国家必然能搭载中国发展的快车,而执意与中国背道而驰的国家,则终将错失历史的机遇。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部副主任)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人民日报海外版:叫响“中国机遇论”正当其时
北京官员透露:持居住证可享在京买车买房
第11轮中美投资协定谈判落幕 进入文本谈判
日高官访美 美吁日本与邻国友好相处
中国大使投身对日本“舆论战” 争取主动
日宣扬对非政策与中不同 批中国只建基础设施
王庚年获颁保加利亚总统特别荣誉勋章
专家:经济减速不可怕 关键是提高效率
中国外交官密集发声 动员全球舆论揭批安倍
中央政法委:决不允许对群众报警求助置之不理
微画册更多
《改革新起点》
  作为中国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勾勒出未来中国改革的总路线图,明确了中国在15个领域所涉的56项具体任务。
专题导航更多

2013年时事盘点

2013年,随着经济增长回落到中速和新一轮改革的开启,中国在经济上保持持续平稳发展,中国的市场和社会更加开放,政治、民主法治将取得很大进步,民生获得更好改善。

斗士不朽

纳尔逊·曼德拉于12月5日逝世,享年95岁。这位南非前总统曾指引他的国家,渡过了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的那段惊心动魄的过渡时期。

嫦娥三号探月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
习近平出访拉美三国并赴美会晤奥巴马
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