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规定,对辅料的监管将参照药品原料的模式,提高其标准,严格处罚尺度。对于新辅料和风险较高的辅料,将实行许可制。
药用辅料占比可达九成
有的药物中,辅料的占比可高达八九成,其安全性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可想而之。然而当前对药用辅料的监管手段欠缺、标准不全、企业守法意识不强。同时,我国的药用辅料生产企业中,除了400家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之外,还有一些是化工企业、食品企业等,企业规模、水平参差不齐。
高风险辅料实行准入制
国家药监局表示,将根据风险程度对辅料实行分类管理,对高风险辅料及生产企业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加强风险控制。
据介绍,我国将尽快明确实施许可管理的品种名单,对应用量大、应用范围广、同时对生产实际情况评估认为存在安全风险的品种,以及已经出现过掺杂使假情况的品种,要实施许可管理。“胶囊事件暴露出空心胶囊生产存在的隐患,这就要求空心胶囊要列入许可的名单。”药品注册司张伟司长说。同时,预计在今年年底,将公布第一批实施许可管理的名单。之后,将根据监管工作的需求和科学评估的结果,陆续发布许可管理的品种名单。
规定中提出,要实现药品生产全过程监管,对辅料生产企业延伸检查。对于不让检查的企业,张伟表示,其生产的产品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