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12月1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今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河北省党委副书记赵勇和河北省党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杨崇勇介绍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有关情况。中国网进行了现场直播。
2011年10月27日,国务院批复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河北沿海地区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环渤海地区辐射带动能力的重大举措。
一、河北沿海地区的战略地位
河北沿海地区包括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所辖行政区域,陆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9%,海岸线487公里,海域面积0.7万平方公里。2010年区内总人口1770万人,占全省的24.6%;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02亿元,占全省的37.3%;全部财政收入850亿元,占全省的35.3%,在河北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河北沿海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承担着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承接地的重任。该地区是我国北方地区东出西联战略大通道的枢纽和开放门户之一,对保障国家能源资源等战略物资供应、维护经济运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在新一轮开发开放中,承担着加强沿海与内地合作,带动华北、西北纵深腹地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功能。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承担着探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使命。该地区是我国沿海地带战略资源组合条件最优良的区域之一,资源禀赋、交通体系、土地空间、产业基础等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二、《规划》的编制过程及总体要求
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关心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到河北沿海地区曹妃甸等地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2009年11月,河北省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河北省秦唐沧地区发展规划》,并上报国务院,请求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按照国务院要求,2010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赴河北沿海地区开展实地调研,形成了七个专题报告。在此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河北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起草完成了《规划》初稿。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规划》征求意见稿印发河北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征求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多次修改完善,形成《规划》送审稿报送国务院。10月27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133号文正式批准实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该《规划》明确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改革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优化空间布局结构,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开放合作,努力把河北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在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战略定位是: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我国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和我国北方沿海生态良好的宜居区。《规划》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民生活等方面提出了到2015年和2020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建成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再经过5年努力,到2020年,区域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全国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三、加快河北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加快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对提升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地区整体实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完善我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多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担当着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的历史重任,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发展较快,是全国区域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有效实施,国家相继完成了部分沿海地区的发展规划,有力地提升了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河北沿海地区是我国沿海特别是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区域,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与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山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对接融合,推动形成环渤海地区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新格局,增强环渤海地区综合实力,确保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总体战略部署的顺利实施。
二是有利于促进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既是提升区域持续发展力的内在要求,更是引领和支撑我国北方地区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战略需要。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京津冀地区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区域分工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为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体制机制的制约,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仍缺乏协调,区域合作水平还有待提高。加快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尽快提升该地区的开发开放水平,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京津冀的分工与合作,提升京津冀整体功能,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高资源及要素支撑能力,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促进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
三是有利于探索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河北沿海地区集中了我国10%的铁矿、油气资源和海盐产能,焦煤、非金属矿等资源丰富,宜港深水岸线80.7公里,有可供开发利用的滩涂和盐碱荒地3000多平方公里,战略资源组合条件良好。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石化、建材、装备制造等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的良好基础。《规划》的出台,将进一步发挥区位、港口、资源和土地等组合优势,推动该地区以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构建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推动重化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探索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路径,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科学发展方面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四是有利于促进华北、西北地区的对内对外开放。河北沿海地区处于环渤海的核心地带,背靠华北、西北广阔腹地,面向东北亚,拥有秦皇岛、唐山、黄骅三大港口,年吞吐量达6亿吨,初步形成了连接华北、西北地区的集疏运体系,是华北、西北出海的便捷通道。《规划》的出台,将进一步增强河北沿海地区出海大通道的综合功能,强化沿海地区和华北、西北腹地产业互动,提升我国北方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对于华北、西北地区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深化与东北亚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四、《规划》的主要特点
一是突出了环渤海地区新增长点地位。《规划》在充分分析河北沿海区域地位、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站在增强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的全局高度,把提升在环渤海地区发展中的地位摆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循环经济,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滨海新城,积极发展中小城镇,推动形成沿海城市带;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以综合性港口群为龙头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区域生态网络,加强污染防治体系建设,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改革攻坚步伐,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建成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
二是突出了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功能。《规划》明确要求,要发挥临近京津的区位优势,加强与京津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战略资源、信息网络和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对接融合。强调要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利用深水大港、滩涂荒地、矿产资源等优势,构筑承接平台,建立健全政策体系,推动与京津交通、水利设施的互联互通和生态、环保设施的共建共享,成为京津城市功能拓展的重要区域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三是突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科学发展的示范作用。《规划》明确提出,把河北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强调要正确处理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保护中开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形成以循环经济为主要发展方式的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努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是突出了我国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地位。《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出海通道和开放窗口作用,搭建对外开放平台,改善对外开放政策环境,支持在技术研发合作、人才交流培养、跨国港口物流、口岸通关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强与华北、西北纵深腹地合作,推进内陆地区参与沿海港口建设和兴建产业园区,探索参与国内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新路子,建立与国际惯例和规则相适应、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建成内联华北与西北地区、面向东北亚的对外开放重要门户。
五、河北省贯彻落实《规划》的安排部署
刚刚闭幕的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围绕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环京津、沿渤海优势,着力抓好沿海经济隆起带等建设,大力度推动港口、产业和城市互动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现代新型城市,用活京津优势,做大沿海经济,走出产业新路。
为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河北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各部门深刻认识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重大意义,落实目标任务,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在港口港城建设、临港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寻求突破,力争早日把河北沿海地区建成我国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科学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