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日,前来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小朋友们在新落成的观众体验区的手工制作区玩耍。(本刊记者 徐蓓摄)
影音影像区效果图 (图片: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 提供)
2011年9月3日,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二层东侧的观众体验区正式投入使用。为此,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举办了简短的落成仪式。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与歌德学院总秘书长汉斯-格奥尔格·克诺普博士共同为观众体验区揭幕。
体验区位于国家博物馆馆内二层东侧,面积近1500平米,从规划到设计历时一年。观众体验区设置了6个独立的体验区域,分为展览展示区、手工制作区、艺术交流区、角色体验区、影音影像区以及科学实验区。这六个区域的活动在内容设计上面向博物馆参观者,尤其是青少年观众。观众将在富有创意、互动的体验中更好地理解国家博物馆中的展览。
国博副馆长陈履生表示,希望通过设立观众体验区,让观众深层次了解展览内涵,获得美好的博物馆感受,同时拉近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更好实现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职能。
据悉,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在其搭建、设计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员工培训等方面给予了资金支持和专业指导。2010年,歌德学院邀请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代表团前往德国十余家博物馆考察,亲身体验,学习博物馆教育领域的传统方法和最新手段。在此基础上讨论合作和活动策划的种种设想。
2011年4月1日,由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及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大型主题展览《启蒙的艺术》在京开幕。以此为契机,歌德学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博物馆教育领域开展多方面合作,作为对三家德国博物馆进行的艺术传播工作的补充。在为国博200多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之后,伴随展览,双方共同策划推出了专题导览、戏剧经典朗读和“观众体验区”等。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活动,形象生动地诠释展览内容,使人们对博物馆和其中的展品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在观众和博物馆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关系。在我看来,这里设立了一个这样极富创意同时又能激发创意的区域。同时也为德中双方在博物馆教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基础。” 歌德学院总秘书长汉斯-格奥尔格·克诺普博在致辞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