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本刊特稿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柔化“霸权主义”
本刊记者 兰辛珍 • 2014-07-15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6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缅甸、印度三国政要参加了纪念活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主旨讲话,强调中国将继续做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率,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这是继新亚洲安全观后,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又一重要表态。从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出,中国领导人希望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心声。

但是当今世界霸权主义依然强势,这一冷战时期的产物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有些国家在霸权主义思想主导下不断干涉别国内政,引发地区动荡,甚至带来战争和灾难,影响世界和平。

如何遏制霸权主义?这是每一个正义、和平人士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失为一种遏制霸权主义的好方法。

首先,过去60年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重要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在规范国家间关系、处理国家间现存问题、化解国际和地区冲突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亚洲和世界的和平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次,历史证明,霸权主义不得人心,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所谓"集团"、"同盟"等靠霸权思想结合的双边或多边关系,在人类历史上均昙花一现。只有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以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遵旨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考验,逐渐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认可,成为发展国家关系、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基本准则和理念。

当前,人类社会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越发显得重要。国际社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解决国家间争端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和平谈判,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非战争。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不能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热衷于使用武力,不是强大的表现,而是道义贫乏、理念苍白的表现。

中国应继续加大弘扬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来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以及南海周边国家和平友好关系,以及新型反恐合作关系的力度。以此抵消、柔化霸权主义对亚洲及世界和平的威胁。

对中美关系而言,应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这种新型大国关系正是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利益,而且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双方应以包容的态度、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分歧。中美要释放出共同发展的善意,表明和平发展的意志,达到合作共赢的目标。

对于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关系而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为重要。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尊重南海周边各国根据历史顺承及相关国际法享有的主权和权利,也尊重所有其他国家合法、和平利用南海的权利和自由,例如各国在南海的航行自由。同样中国在南沙群岛有关岛礁上的活动,完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也应当得到其他各方的尊重。对于有关南海争议的解决,最有效的途径是由直接有关的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进行谈判和协商,而非对抗。

对于中国与其他国家构建新型反恐合作关系而言,平等协商、相互尊重、循序渐进、灵活务实是构建新型反恐合作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涵义基本相近。非传统领域安全越来越影响到现代人的生活,恐怖主义不是单纯的暴力问题,它涉及民族情感、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不可能通过以暴制暴的手段彻底解决,如果违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违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任何反恐行动都不可能取得预期目标。

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不认同"国强必霸"的理念,也不赞成用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绝对安全的做法,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继续奉行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的方针。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到,中国政府决定设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越奖学金”,这两个奖项是中国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落到实处的又一个具体行动,通过设立这两个奖,中国向国际社会再次阐明:霸权主义不能给世界带来和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该成为每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交往中应遵守的最基本的道义和准则。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中瑞对话:加强生态文明交流 共商绿色发展
贵阳:自然保护国际论坛畅叙美丽中国梦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吹响世界生态保护冲锋号
贵阳:一座城市的生态革命
金砖国家将成立新开发银行
习近平离京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
习近平开启拉美之行 2014中国外交下半场开局
中国领导人拉美情缘:毛泽东影响拉美几代政要
习近平访拉美行程相当于环绕地球一周还要多
希腊报纸以中文欢迎习近平 祝愿中国繁荣昌盛
微画册更多
一国两制在香港
2014年6月1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全面阐述了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在香港取得的实践成就。该白皮书是中国中央政府对香港方针政策的重要宣示。
专题导航更多

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

德国是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当前两国关系在高水平上不断取得新发展。中方愿与德方共同努力,推动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健康发展,增进两国政治互信,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

习近平出访韩国

中韩建交22年来,两国关系全面迅速发展,在许多领域成为重要合作伙伴。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两国领导人的经常性沟通,通过互访和会晤、互致函电、互派特使、互通电话等方式,不断加深两国人民友谊。

李克强访问英国、希腊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
粽叶飘香 品味端午
中国媒体丝路行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