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交部门前停放的公务用车。
红堡和泰姬陵的门票对印度本地人和外国人是有差别的,两者相差几十倍。比如泰姬陵的门票印度人是20卢比,而外国人则是750卢比。
尽管只欣赏了两处景观,时间已经不多了。导游催促说我们需要抓紧时间回德里了,因为路况不会太乐观。的确,导游说的没错。回来的路上,大家都忍不住在车上酣睡起来,毕竟,已经三十多个小时没有着床了。然而,当我们走了近一半的路程时,大家再也睡不下去了。道路急剧颠簸,我们没有按着来时的路线返程。导游说,因为这个时间,当地时间晚上八点多,新德里的堵车情况十分严重,司机师傅所以另择捷径了。但这已经不是正常的公路,时而会有乡村土路,路况极差。导游告诉我们,他感觉很丢脸,印度的基础设施太差了。曾多次来过中国多个城市的世达对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极为推崇。就这样,又颠簸了三个小时之后,我们回到了酒店,而欣喜的是,在沿途,我们竟然发现有许多结婚的场面,感到很莫名。世达告诉我们,印度人的婚礼是在晚上进行的,直到半夜。
自抵印的第二日起,我们便开始了马不停蹄的采访与拜会活动,地点都在新德里中心城区,离下榻酒店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新德里的自然景观还是不错的,虽然没有什么壮丽的画面,却到处可见蓝天白云,没有在京时那种因为灰蒙蒙的天气带给人的压抑。鸟儿们也不仅仅是只有在公园或森林茂密的地方才能见到,抬头看天,盘旋的雄鹰会带给我这个北京来的人一种独特的感觉,或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这种宜人景象,除了环境保护相对较好之外,也许和当地所处的气候带有关吧。
德里的城市面貌是两重天的,既有相当豪华的高楼大厦,也有低矮丑陋的私家民房。从视觉角度来看,简单说,没有错落有致,只有不和谐。或许这就是因为土地私有,缺乏统一规划所致吧。不过中心城区还是有些规划的,道路也比较有特点,貌似是由一个中心点位置向四周弯曲辐射延伸,基本没有正南正北直向街道。直觉看来,城区里比较别致的景观除了公园或名胜遗址之外,基本上就是大学校园以及智库科研机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