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宣传处副处长马晓向前来参观访问的本刊记者介绍公司情况。(本刊记者 白石摄)
搬家之后的首钢新厂现有6400名员工,其中一半人来自北京。公司所采用的技术致力于提高生产力,减少能源消耗,其中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自主创新的,三分之一是集成创新的,另外三分之一是从国外引进的。。“并不是说我们的新工厂就是零污染,毕竟所有生产环节都是有污染性的。不过,我们十分严格地减少了污染排放”,马晓说。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围绕着三点进行。首先,冶金废料被附近的一个水泥厂再利用,用以生产建筑材料。其次,气体废料被本厂再利用,作为能源来源。最后,排放的水蒸气用于海水淡化处理。
蓄势待发的生态工业园
相传唐太宗(618-907)有一位曹姓妃子,在陪其出征时病逝在一座小岛上。为了纪念她,人们在岛上建起了曹妃庙,从此这座小岛得名“曹妃甸”。不过,因年久失修和海水侵蚀,曹妃庙在上世纪30年代便已倾圯无存。
“经过吹沙填海(填海造地的一种手段),曹妃甸的陆地面积不断扩大。”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副调研员、党政办副主任才俊驹介绍说。2005年以来,用于支持曹妃甸开发建设的投资金额已超过2000亿元。据规划,工业园最终面积将达380平方公里,其中310平方公里为陆上部分,其余为海上部分。
2010年,为了整合区域资源,在曹妃甸工业区的基础之上成立了曹妃甸新区。曹妃甸新区现管辖“两区一县一城”(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南堡经济开发区、唐山市唐海县和唐山市曹妃甸新城),行政面积约为1900平方公里,常驻人口22万。迅猛发展的曹妃甸被寄予厚望,很多工程项目,如石油开发和海水淡化,有望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得到落实。(作者系本网法文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