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的G20高峰会议上,汇率问题成为与会者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讨论国际经济.新华社发
11月11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的G20高峰会议上,汇率问题将成为与会者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因为目前国际经济正面临爆发“汇率战”的风险。
由于当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缓慢,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远高于发达国家。对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而言,目前的主要任务仍在于刺激经济增长。但在刺激经济的方法上,由于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均显著扩大,且欧元区已经爆发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实施刺激性财政政策的余地不大,发达国家便利用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希望通过推动本币贬值,或压迫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升值,以提振净出口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出于这一目的,最近美、欧、日央行均相继公布了新一轮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措施。
然而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由于金融危机之后实体经济迅速反弹,这些经济体普遍面临通货膨胀压力。在发达国家基准利率普遍处于零利率水平,且大肆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使得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面临极大的升值压力。例如,目前巴西基准利率高达 10.75%,造成今年以来巴西雷亚尔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超过30%,成为全球范围内升值最强劲的货币。
由于惧怕货币升值会损害本国出口竞争力,新兴市场经济体更多的选择了干预外汇市场。包括巴西、印度、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哥伦比亚、秘鲁在内的很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央行都在干预外汇市场。
在这场较量中,发达国家指责新兴市场国家操纵了本币汇率,而新兴市场国家则反驳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借助宽松货币政策诱导本币贬值。
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定量宽松政策推动本币贬值来改善净出口,但新兴市场国家央行却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抑制本币对发达国家货币的升值,这种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努力压低本币汇率的局面,已经非常类似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汇率战”时的情形了。那场“汇率战”让全球经济陷入大萧条。
有了前车之鉴,此次G20高峰会议应该为目前的汇率摩擦做出一个理性的合理可行的决议,以避免“汇率战”的发生。
汇率战对世界经济不利
虽然近期各国在货币和汇率政策上的对立和矛盾有所增多,但这一局面还远远称不上“战争”。上海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货币研究中心主任周宇表示,各方应共同努力避免汇率战的发生,因为一旦发生“汇率战”将给世界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周宇分析认为,汇率战一旦发生首先会助长全球性通货膨胀风险。其他国家会效仿美国,纷纷采取量化宽松政策,这一“羊群效应”会造成流动性泛滥和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风险。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作为全球主要定价货币,美元贬值会引起原材料、石油和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从而引发成本推动性通货膨胀。 2010年下半年,美元贬值已经引起小麦、玉米和棉花等价格的大幅度上升,涨幅已接近或超过50%。
周宇说,汇率战还会破坏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美元汇率的跌宕起伏必然给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当前,美元占全球储备货币的比重超过 60%,占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比重超过50%。一旦美元出现大幅度贬值,运用美元进行投资和结算的经济实体将被迫面临调整压力和不得不承受额外的调整成本。
汇率战将提高爆发“贸易战”的风险。由于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干预外汇市场,发达国家很难实现通过本币贬值来提振净出口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政府自然会倒向贸易保护主义,即以实施贸易制裁相威胁,压迫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升值。如果新兴市场国家拒绝让步,最终的结果将是双方均实施“以牙还牙”的进口制裁措施,全球汇率战进而演变为全球贸易战。贸易战的结果自然是两败俱伤,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复苏。
汇率战还提高了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风险。由于新兴市场国家的收益率高于发达国家,因此,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会导致大量热钱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如果这些国家容忍本币对美元的大幅度升值,这一状况会恶化新兴市场国家的对外经济状况。反之,如果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外汇市场干预阻止本币升值,那么这一对策会引发通货膨胀风险和资产泡沫风险。将来,一旦美国政府提高利率,大规模资本流出有可能引发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汇率战给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带的数十年的萧条,许多经济学者们现在谈起来还心有余悸。周宇说,现在的政治家、经济家们在处理目前的汇率问题时,应该比过去的人有更大的智慧,理应有能力避免汇率战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