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准备建设一条从市区向西通往郊区的磁悬浮线路.图为一辆磁悬浮列车从上海浦东机场站驶出. 新华社
北京市准备建设一条从市区向西通往郊区的磁悬浮线路。
这一线路被命名为S1线路,采用的是中低速磁悬浮技术,具有完全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列车的速度为 150公里/小时,具备人工和自动化两套操作系统。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每公里造价在4亿元左右,远低于地铁,地铁的造价一般多在 6亿元至8亿元。而且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转弯能力很强,最小转弯半径是75米,在试验中甚至能达到 25米,可在建筑密集的社区穿行。而一般的地铁、城铁转弯半径都在300米左右。同时对于一些因土壤地质构成原因,无法挖地道的地方,使用磁悬浮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则要更为合适。
这些因素都是北京市S1线路没有选择目前广泛应用的轮轨技术而选择磁悬浮的主要原因。
但是,这一线路在5月6日一经公示就遭到了沿线居民的强烈反对。
沿线居民联名抵制
S1线路工程的建设单位是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境评价与工程中心。 5月6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在其网上发布了信息,就S1线“环境影响评价”开始公示,并邀请公众参与。
赵磊是中国房子小区居民,S1线正好由中国房子小区和碧森里小区之间穿过,这两小区共住着几万名居民, S1线离两个小区最近距离只有30米。赵磊说,在看到网上的公示以后,小区居民很担心将来磁悬浮列车运行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于是从 5月11日开始,这两个小区的居民自发组织起来,联合S1沿线的香溪度、美丽园、上城等小区居民,联名签署了一份反对书,递交到了中国铁道科学院、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市政府等相关部分。与此同时小区居民还在网上发帖,发起抵制行动。
“作为磁悬浮沿线的居民我们坚决反对这一严重危害沿线人民生存环境、生命健康的决定。”小区居民联名书第一句话就这样说。
在这份联名书里,记者看到,小区居民反对建设磁悬浮的原因有四个:
一是担心电磁辐射。联名书中表示,磁悬浮这项技术的应用还有待时间去考证,很多的未知辐射伤害以及污染尚没有具体数据的定论。联名书质疑说,磁悬浮建成后会有大量乘客,长期、频繁地处在上述磁场影响中,政府是否从辐射医学的角度进行了评价?万一不幸出现大量辐射医学的病人以及下一代病人时,医学界是否制定了相关的救治预案?所有医院的软件硬件是否充分够用?
二是安全距离问题,按照德国磁悬浮试验线路标准,磁悬浮轨道两侧的安全距离为300米,而且据中科院的研究,磁悬浮轨道两侧各 100米内是不允许有其他建筑物的。
三是担心噪音影响,小区居民引用英国《自然》杂志的一篇报道说,磁悬浮以高速运行摩擦空气而引起的刺耳噪音,比轮轨列车更让人心慌意乱。
四是震动问题。小区居民表示,他们对目前磁悬浮产生的震动不会扰民的结论并不认同,因为这一结论是在无车辆、无居民、无工厂区的试验条件下所得到的磁悬浮所产生的震动数据,只是一个纯理论的数据。
居民们在联名书上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S1线能够采用地下轮轨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