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达岭高速昌平段紧急停车带旁,这位开着蒙H984挂的贾师傅向记者讲述他堵在京藏高速上的经历。(本刊记者 石刚摄)
“从源头上看,京藏高速内蒙古段一端连接着煤炭生产与输出基地鄂尔多斯,另一端是‘蒙煤外运’的东大门,这条路堪称内蒙古煤炭公路外运的‘主动脉’。”内蒙古高等级公路建设开发公司副总经理高团山介绍。
大拥堵的背后,是中国煤炭供应格局的历史性变化。借山西煤业整合、煤炭产量大幅下降之机,内蒙古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煤炭供应的主力军。内蒙古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内蒙古煤炭产量达到3.37亿吨,与传统产煤第一大省山西的3.38亿吨并驾齐驱。内蒙外调煤炭2.18亿吨,也与山西的2.2亿吨接近。
“现在内蒙无论是储量,还是开采条件,都是全国最好的,”内蒙古经济信息中心产业处处长赵云平说,“但是京藏高速的大堵车表明,苦于煤炭外运能力不足,内蒙要代替资源日趋减少的山西,还需要时间。”
目前,京藏高速呼和浩特至蒙冀界的车流量已超过最大通行能力的三倍,日流量约7万辆,多个省的煤炭都通过该高速运输,占内蒙古煤炭运输量的一半以上。不少经常往返京藏高速的煤车司机普遍感觉,今年的货车数量,较去年多了一半。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关昌余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要改变以公路运输为主进行长途煤炭运输的方式,在适当地方建设铁路煤炭运输集散中心,将现在的公路长途运输改为从中小煤矿向煤炭集散中心的短途集疏运,由铁路从集散中心外运到港口。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探讨坑口发电模式。目前,我国已经上马在煤炭基地建电厂发电、再长距离将电输送到需求地的特高压项目,这些项目既避免了煤炭长距离运输的压力,又避免了南方电厂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