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下午义工活动通知:1点半在西坝河运通104车站集合,一起去寄养院限5人。有去的请联系勤快人。”
这是一则刊登在迈克尔•杰克逊(简称MJ)中国网北京爱心团官方QQ群的公告。像这样的消息,每周都会有爱心团的组织者在群里发布。作为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简称儿助会)授权的公益团体,爱心团目前的定点“支援”单位主要有两家:北京国际儿童希望之家(简称寄养院)和尔康医院脑瘫孤儿爱心病房(简称爱心病房)。在每周安排义工活动的同时,爱心团还经常组织成员为需要帮助的孤儿们捐钱捐物。截止2010年1月底,爱心团共向儿助会捐款5万多元。
“去年迈克尔去世后的20多天里,整个麦迷的情绪都很消沉。这时有人提议大家去孤儿院看看孩子,因为我们的偶像毕生致力于关爱儿童,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告慰他的在天之灵,”爱心团早期成员萨金回忆道。7月18日,MJ中国网的十几位歌迷带着前一天几十位好心人捐赠的物品来到寄养院看望孤儿。“从寄养点回来之后,大家感觉这是次很有意义的活动。而且我们意识到除了物品之外,孩子们最缺的是持续的关爱和陪伴,于是歌迷会决定将这样的探望活动长期开展下去,”萨金说,“尽管每周都能拿出固定时间陪伴孩子的歌迷并不多,但MJ歌迷会希望作为一个整体,每周都组织歌迷开展义工活动,将关爱传递给孩子们。”
8月29日是迈克尔•杰克逊去世后的第一个生日,北京歌迷会发起了“将爱传递,MJ歌迷关爱儿童”的活动。这一天,20名歌迷来到北京尔康医院与正在这里接收康复治疗的脑瘫孤儿度过了特别的一天。在与孩子们一起为偶像吹灭生日蜡烛的那一刻,MJ爱幼团正式成立。在它的成立宣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虽然我们的力量不像迈克尔那样强大,但是积涓滴以成溪流,累细石而就高山,让每一个微小而有限的我们,通过关爱去影响身边川流不息的儿童,去影响这些未来社会的主体力量,相信爱的力量会越来越庞大。后来,为了把公益活动范围扩大到照顾老人和残疾人士,并进行环保宣传,爱幼团改名为爱心团。
半年多来,爱心团共组织了20余次集体义工活动。作为创始人之一的萨金介绍说,“刚创办爱幼团的时候,工作团队只有四个人,我们每周轮流带队进行义工活动。每次活动前,领队会在网络上发布爱心团本周的活动通知,并公布寄养院和爱心病房急需的物资。这些物资部分号召歌迷自行购买,部分组织大家集资团购。义工活动结束后,当天活动的领队会第一时间在论坛上发布活动汇报的贴子,记录活动的全过程并公布志愿者捐赠的详细清单。”
起初,爱心团的所有工作主要依靠几名活跃分子维持。随着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捐款捐物数量不断增加,他们的工作强度日益加重。为了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拥有更专业的管理团队,爱心团在一月初发布了成立工作组的公告。“工作组希望招募爱心团的活跃分子和有相应特长的成员,大家分工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会使工作程序更加透明有序,”萨金说。
今年2月11日,爱心团工作组正式宣布成立并公布了第一批成员名单。加强宣传是新工作组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希望让更多的朋友知道、了解和加入爱心团的各项活动,”萨金说。目前爱心团的宣传渠道主要是互联网,比如MJ中文网、百度贴吧、天涯论坛、开心网、校内网。“MJ中文网上的宣传效果是最好的,其他网站上关注的人较少,有时还会遇到不理解的情况,被当作广告贴删除,”新成立的宣传部负责人阳光说,“以后我们希望能够拓展宣传渠道,争取联系一些报纸、杂志做免费的宣传。除此之外,我们还加强了与地方歌迷会的合作。”
在工作组成立之前,爱心团的义工和募捐活动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区。“我们在推广过程中发现,很多外地的歌迷也想参加慈善活动,但却找不到‘门儿’,”综合部负责人燮燮介绍说。为了调动全国MJ歌迷的力量,爱心团正在试图与各地的MJ歌迷会建立联系,燮燮称之为“敲门行动”。她认为,“打开沟通的渠道,以后的活动就能开展下去了。”爱心团正在发起的MJ慈善明信片义卖活动就得到了各地歌迷会的热烈响应。这批明信片由熊顿等5位MJ歌迷设计,中国邮政印制。爱心团希望把扣除制作成本费用后的余款全部捐献给儿助会,用于脑瘫患儿的治疗费用。“义卖活动得到了各地近20家MJ歌迷会的支持,他们大都愿意帮助推广,预计各地团购的数量能达到800套,”对于明信片的发行量,燮燮很有信心。
回首这半年的感受,萨金谈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坚持”。作为一家民间网络公益团体,半年如一日的坚持难能可贵,而推动他们坚持到今天的源泉,除了对于偶像MJ的那一份执着,更源自他们心中的那份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