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 Global 率先把RFID这个被公认为“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扩展到门禁应用,除了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此外还通过了 CE(CONFORMITE EUROPEENNE,被视为制造商打开并进入欧洲市场的护照)、FCC(指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很多无线电应用产品、通讯和电子产品要进入美国市场,均需其认可)和UL(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保险商试验所,美国最有权威也是世界上从事安全试验和鉴定的较大的民间机构)等认证;现在是最大的非接触式门禁系统读卡器和智能卡制造商之一,目前全世界每天在用的HID Global凭证卡超过3亿张。
像金湾检察院这样,中国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与基础设施以及写字楼、高科技园区、住宅小区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安防技术与产品,包括中国联通、中国太平洋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信息中心、浦东和虹桥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重庆江北机场等便成为了HID Global的客户。
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大楼近300个门禁分区也由HID Global提供了多级授权解决方案。作为高风险场所,银行是引进和规模化应用安防产品最早、对安防系统等级要求最高的行业。在许多人还不知道监控和报警器为何物的时候,它就已经开始安装有关系统了。而要做到安全无忧,则必须“道高一丈”。多年来,银行等金融行业紧跟技术发展潮流更新和升级产品及系统,乃至扮演着安防技术和产品应用“试验田”的角色,也催生着巨大的市场,逐步变成不衰的“金矿”。
在HID Global的帮助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大楼访客管理系统集身份识别、读卡、图像采集、凭证打印为一体,精确、详实、快速记录有关信息,克服了以往来访登记的虚假信息等缺点,还可设置“黑名单”,有效预防监管外来人员带来的安全隐患。而让员工倍感方便的是,他们的门禁卡其实是“一卡通”--兼容内部用餐、健身、停车、考勤等。另外,这张卡还具备与火灾消防系统联动的功能--报警,开紧急疏散门:采用软件联动与硬件联动并用的方式,一方面,通过网络通讯直接将消防主机的报警信号发给中央管理站,其屏幕上立刻显示警区位置与示意图,并据此打开紧急疏散门;另一方面,直接把消防信号接入到网络主控制器的报警输入端,有信号触发时,系统会自动开启所管理的门禁电子锁,保证人员及时逃生与疏散。
不久前,HID Global推出业界首款双高频凭证卡,它有效联系传统解决方案与iCLASS和 MIFARE DESFire EV1非接触技术,让消费者部署最高级别的安全措施有了更多选择,令他们可以在同一张卡上进行多项应用,发挥凭证卡的最大价值。
还有一款专门针对办公电脑的解决方案--“HID on the Desktop”也被开发出来,在改进风险管理同时也赋予了简单便捷的身份识别和信息安全保护方式,同样“一卡通”(一卡多用):员工可以用门禁卡打开大门,并能拿这个“钥匙”启动电脑,利用双重身份验证技术(卡+个人身份验证密码),保障了个人和企业的“隐私”安全,消除IT系统受到黑客攻击的危险。
“HID on the Desktop保持了我们产品特有的根据需要易扩展、能灵活应用、方便管理的特点。”Craig Sandness表示,必须全心全意为客户考虑,在提供最好安全产品的同时节约成本,包括“敢”承诺终身保修的服务,“而这一切又是融合了我们多年在研发方面的精髓,建立在不断完善的先进的技术支持之上的。”
在他看来,门禁系统的多种功能衍生扩大了应用范围,更加凸显了其使用意义。“当安全防范不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存在时,门禁系统与其它安防系统的集成则是大势所趋,事实上,集成化、整合性的安防系统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大小小的项目应用之中。”他认为,真正的大系统架构的门禁系统要考虑当系统同时管理成百上千个门和数万个报警点时的超大数据处理量和通讯速度,以及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种大系统架构除了拥有强劲的硬件结构,更需要功能完善的是综合门禁管理软件,集成管理的范围包括门禁、监控、报警、电梯、停车场等一系列功能。”
新推出的“EDGE”门禁硬件解决方案,为每个门都提供了完全分布式的智能和决策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IT基础结构。它通过一根5类电缆连接到门来发挥作用,还可以利用PoE(以太网供电),而不再需要单独的电源,也不需要多门控制器。Craig则表示,除了拥有强劲的硬件结构外,也需要不断开发功能完善、集成管理范围广的综合软件。
在中国,HID Global售前、售后等各种服务一般都是通过各地的代理来实施的。“我们致力于为中国客户与业务伙伴创造价值,我们把他们的事儿或业务看成与我们的事儿和业务一样重要,大家的合作大都很愉快。”Craig同时指出,为了确保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之外的增值服务,尽可能地帮客户解决问题,HID对代理商的要求很严格,对有意加入的潜在合作伙伴,都必须仔细审核其公司背景,层层筛选,“这种谨慎的态度不但没有妨碍HID的市场开拓速度,反而更提高了我们的服务效率与效果,让新老客户的利益得到保障,令其更青睐于我们的品牌。”
“其实,成功源自倾听。”Craig指出,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已成为HID的一个体制或企业文化,分布在中国各地的代理商则同时担负着重要的信息收集职责,而公司总部也有一个专门定期从客户处收集产品使用意见的部门,通过这些,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到中国最新的市场动态和各地对于产品需求的差异。“我们大部分产品的都是从客户反馈的信息中得到灵感,在原有产品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完善,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可以说,我们产品的研发,都是基于市场需求而产生的,因而更贴近和符合客户不同的需求,乃至比他们的要求早想或先行一步。”
催生市场
1991年,天津大学电子专业研究生戴林毕业留校,到校办产业安全防范部工作。如今,他领导的“天地伟业”公司( Tiandy Tech)已成为国内安防监控行业标准的一个制定者。这一切源自某天,有客户找来,问能否为银行做安防工程项目的设计……
到了2000年,戴林创办“天地伟业”时,中国的安防产品大多是通过模拟信号进行监控。而他发现,一种名为“矩阵”的设备最具技术含金量,它就像人的大脑一样控制着摄像部分。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他开始自主研制“矩阵”,并转换编码,开发成数字信号,大大提高了安防设备的覆盖范围和反应速度。
10年过去了,他们自主研发出网络视频、硬盘录像、矩阵、光通讯、门禁等7大类共143种安防监控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截至目前,中国金融机构安防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基于模拟摄像机的单一应用(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数字化改造(1999到2004年)--数字硬盘录像机大量应用;联网改造(2004到2007年)--许多银行进行了大系统综合集成和联网。目前正迎来发展的第4个阶段--智能化。
从安防单一产品向系统软件整合开发,实现面向不同行业的大型监控综合管理系统,是安防行业的发展趋势。“天地伟业”公司率先在业内提出了“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行业化”的目标,深入挖掘行业需求,把传统的音视频监控与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进行无缝对接,实现硬件监控与应用软件的互动,开发了满足实际应用的“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数字校园、数字审讯、科技法庭、数字监督、无人值守”共7大行业的安防解决方案,实现了企业的重大提升,国家体育场(“鸟巢”)、青岛奥帆赛、上海世博会场馆、广州亚运场馆和全国平安城市等大型项目中都应用了其产品。
有专家认为,随着市场的不断壮大,中国安防行业已经出现了一些具有领导地位的企业,由其推动建立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时机已经成熟。最近,《人民公安报》分析指出,仅中国金融行业,对安防的需求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每年安防应用市场(不包括工程)的规模都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