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药膳行业:古老的行业重新焕发新的活力
• 2007-02-01 • 本刊记者 冯建华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药膳在中国热起来说明人民生活水平确实在大步提高,大家越来越注重吃健康、吃文化,越来越重视饮食质量。”李宝华副会长说。
    可是,由于缺乏监管,药膳行业开始泛滥成灾,很多餐馆把药膳只作为一个“幌子”,其厨师根本不懂药膳的特性和制作,因而,出现了很多对药膳不严肃的现象。王友红举了个例子,一些餐馆在普通菜肴里放几根冬虫夏草类的中药材,转身一变就成了“药膳”。
    药膳讲究“辨证施食”,即在运用药膳时,首先要全面分析消费者的体质、健康状况、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在这个基础上,再确定相应的食疗原则。拿季节时令来说,按照中医理论,春天适宜补肝,夏天补脾胃,秋天润肺,冬天补肾。

相反,如果不懂得中药材的特性,就胡乱制作药膳,很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例如,消费者本来就虚火上升,如果再给补人参(一种产于高原深寒地带的珍贵中药材),这就犹如“火上浇油”,使身体变得更加糟糕。
    不过,在王友红看来,药膳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错误的认识观念,具体来说,就是传统药膳过分强调“药”的特性,在宣传上过分推荐疗效,而忽视了药膳作为菜品所应具有的美味,因而,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做出来的药膳,给人的感觉就是“药味浓于菜香”,很难让人产生“想吃”的欲望。
    “我推出的药膳,首先强调是好吃的菜,美味是其前提,然后再讲究养生调理功能。” 王友红强调说。
     王友红带着一幅眼镜,说起话来笑眯眯的,初次想见,很难把他与一位学有专长的厨师联系起来。1997年,“从小非常喜欢做菜”的王友红正式进入药膳行业,他的师傅是国内第一流的药膳大师焦明耀,后者曾经做过“北京同仁堂御膳”酒店(高档药膳餐厅的金字招牌)的总厨。
不到10年,有着良好悟性的王友红,已经推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膳菜谱“百草养生宴”,该菜谱包括200多道菜。
    “这些药膳配方都经过了药用植物专家的严格把关,我们厨师的作用就是如何把这些药膳做得更好吃,在药和菜之间,找到一个最好的结合点。” 王友红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今日要闻更多
中国东海海域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温家宝:坚定不移推进中日各领域对话合作
铁道部称实名购票制是否推广尚无定论
今起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 影响春运
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正在加速推进
中国劳动者渴望缩小收入差距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主要任务公布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关系全
美国希望韩国加入反导系统
四省市代省长、代市长通过正式任命 西藏选出新主席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专题导航更多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行时

2008年5月12日14:28,中国四川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的大摆停止了摆动,它与师专美术系大楼一起成为汶川地震最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景观之一。

1999-2009澳门十年

200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显示,82%的澳门人认为“一国两制”在澳门是成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承载人类文明的“墙”
全球经济危机应对与策略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