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周报中文>>> 编者札记 |
告别还是拯救? |  |
就在全世界都在为中医着迷的时候,中医学在它的发祥地中国却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一个“取消中医”的网上签名活动近来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争议,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的中医学的困境再次呈现在国人面前:中医学传承乏人,中医行业行医者、药品鱼龙混杂,中医药在按西医药标准化管理下举步维艰。种种迹象表明:即便没有这场中医学是否科学、是否应该取消的争论,中医学也已经到了生存还是消亡的危险边缘,到了必须为拯救它而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中医的存废之争并非一个新话题。早在100多年前,随着西方的科学理念进入中国,一些学者就曾极力主张废止中医。在此次关于中医学的争论中我们依然能看到按西方科学体系来评判中医学体系的习惯思维模式。 各个国家、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都会产生许多属于本国、本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它们经过数百或上千年的代代相传而沿袭至今有着其自身的合理性。 有着几千年历史,植根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的传统中医学,在其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就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和规律。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不仅仅是一件关于技术的学问,它有着自身的文化特性。这种特性不仅包含着中国人的养生观念,而且涉及到中国人的认知哲学。 尽管中医学理论在形式上显得有些“落伍”,甚至被有些人斥为“不科学”,但这依然不影响它在解决一些医学难题时的神奇功效。特别是在病毒感染性疾病、各种慢性病、功能障碍性疾病等的治疗及养生保健等方面,中医具有西医学无法取代的优势。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主观化”特征,虽然使四诊具有局限性,但并不妨碍有经验的、优秀的中医师高效地完成诊疗任务,还使中医以“简、便、廉”的优势而为人称道。应该说,中医和西医是两大理论体系,各有各的标准,殊途同归,其目标都是为了维护人类健康。如果用西医的尺子来度量中医,得出“中医不科学”的结论,不仅是无知的,也是荒谬的。 进一步说,中医学尽管古老,但其中的许多观念、理论、方法不仅不落后,还十分超前。目前,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中国传统医学,中医学中蕴涵的先进的健康、生态医学理念,以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论思想,正在成为中国应对世界性医疗危机的有力武器。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认同中国的传统医学及其相关的传统文化。废弃有着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结晶的中医学就意味着抛弃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精萃所在。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网上签名活动尽管已经平息,但它带给了人们警示。要使中医学摆脱目前的困境,当务之急要加强对中医药行业的管理;而从长远来看,中医院的日渐衰退,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日益贫瘠。一种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普遍认同为前提。要使中医学真正融入现代社会的一条途径就是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知识,使大众认同与接受中国传统医学与文化,再造中医学生存的文化土壤,为中医学在现代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使中医学后继有人,继续造福于人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