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红最近特别忙,他每个月不仅要接待很多同行,而且与他寻求合作的饭店特别多。
34岁的王友红,是北京绿色楼兰酒店的总厨,后者是一家以经营药膳为主的餐馆。开业半年来,这个位于北五环之外、地理位置说来非常偏僻的餐馆,生意却日益红火。而且,在慕名前来的客人中,经常能看见外国人的身影。据王友红介绍,该餐馆现在每个月的药膳营业收入达到了40多万元人民币,这在同行业中是个不俗的数字。
“中国药膳行业又面临一个特别大的发展机遇,我相信在未来10年之内,中国药膳行业肯定会出现一个像‘全聚德’烤鸭那样的国内外知名品牌。” 王友红预言。
药膳在中国可谓是源远流长。一个广为人知的解释是,早在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先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在自然界到处觅食,长此以往,他们发现有些植物不但可以作为食物充饥,而且更具有某种药用的价值,这种把食物与药物合二为一的现象,被认为是药膳的最早起源。另据史书记载,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朝,中国皇室宫廷就出现了专职的药膳厨师,只不过其服务对象限于皇宫贵族,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药膳才逐渐走进“普通百姓家”。
中国目前常用的中药材约有5000多种,但到底有多少种药材可以用于药膳,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据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李宝华透露,目前允许入膳的中药材只有108种左右。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很多大城市逐渐兴起一股“药膳热”,无论是五星级酒店,还是街头小饭馆,都喜欢用“药膳”来吸引消费者。
版权所有 2000-2009 北京周报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