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晚,紫金矿业公司发出公告称,公司副总裁、原紫金山金铜矿矿长陈家洪因涉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于7月27日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而在此前一天,紫金矿业公司决定对紫金山金矿生产系统按照废水减量化污水达标排放的原则,生产溶液内部循环,维持低位运行。受此影响,预计本年度紫金矿业公司黄金产量将减少1吨左右,营业收入将减少约2.57亿元。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将成为紫金矿业在近10年来多次环保事件中付出的最大代价。而这样的代价,对于已经跻身英国《金融时报》2009年度全球500强企业(市值)排行榜第243名的紫金矿业来说,仅是九牛一毛。
但是,相比这“九牛一毛”而言,在此次紫金铜矿湿法厂污水渗漏事件中中毒的378万公斤鱼,可能是下游6个村庄百姓的主要生计;被污染的水源可能让人们的体内埋下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暴发的病根;一整条汀江的生态环境更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恢复。
《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十余年来,紫金矿业不断刷新着它的暴富神话,而暴富的成本,却一再以污染的形式压在紫金山周边的生态环境、村庄百姓和地方财政身上。
资本和污染赛跑
“公司在过去的14年间,资产、销售、利润三大指标年均增长68%以上,仅14年成为了中国500强,仅26年将成为世界500强。”2007年,紫金矿业在其官方网站上用“紫金速度”和“紫金神话”对自己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括。
然而,与不断刷新的“紫金速度”和“紫金神话”相对应的,是频发的环保事件。
1993年,紫金山金矿完成一期建设,规模为年采选能力5万吨。这一年,陈景和试验出利用剧毒物质氰化钠溶液提炼黄金,大大降低了成本。然而,此举为日后的污染埋下了隐患。
1997年,紫金山金矿年产黄金22726两,占福建省黄金产量的64.1%,在全国92个年产万两以上黄金矿山中名列第25位。也正是这一年,陈景和利用定向爆破,几乎削平紫金山山头。
2000年,紫金山成为中国单体矿山保有可利用储量最大、采选规模最大、黄金产量最大、矿石入选品位最低、单位矿石处理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的黄金矿山。而在同年8月,山洪冲垮了紫金矿业拦截废矿渣的大坝,带有氰化钠残留液的矿渣呼啸而下,冲毁当地农民的庄稼。10月,一辆载有10余吨氰化钠的汽车倾覆在紫金山山涧并泄漏,造成102名村民中毒,饮用水源被严重污染。
接下来,是紫金矿业疯狂向全国甚至国际矿业领域的扩张。在这期间,紫金矿业与污染有关的消息从未间断。
2006年底,位于贵州省贞丰县境内的紫金矿业贞丰水银洞金矿发生溃坝事故。尾矿库中约20万立方米含有剧毒氰化钾等成分的废渣废水溢出,下游两座水库受到污染。
2008年2月,紫金矿业因存在不良环境记录而成为首批“绿色证券”政策中10家未能通过或暂缓通过的企业之一,这一事件使得紫金矿业险些未能登陆A股市场。
2009年4月25日,紫金矿业位于河北张家口崇礼县的东坪旧矿尾矿库回水系统发生泄漏事故。
2010年5月,环保部通报,上杭县紫金山金(铜)矿下田寮渗滤液污水处理系统在未经环保部门批准的情况下,自2009年9月停运,现场检查时仍处停运状态。该月底,紫金矿业成为国家环保部公布《通报批评公司及其未按期完成整改的环保问题》的11家上市公司之一。
2010年6月,紫金矿业位于武平县的尾矿库渗漏液流入汀江。
紫金矿业的污染“战绩”随着其财富的增长一直刷新,一直延续到今年7月——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泄露,9100立方米酸性含铜污水流出,致下游近400万公斤鱼中毒。
紫金矿业暴富的成本
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和曾说:“我们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负责任的公司’,我们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对人民、对社会负责的高度去认识和落实。”
事实上,紫金矿业并没有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可。上杭城市论坛上的一个民意调查显示,支持“不能再让紫金矿业生产了”观点的占了45.03%,而认为“这是一个大企业成长路上的必经之路,要努力整改”观点的,仅为2.31%。
一个对当地财政贡献达到67%的大企业,为何得不到当地群众的认可?《法制日报》记者查阅紫金矿业此前发生的的多起环保事件后发现,每一起污染事件都给当地群众留下了难以抹去的“伤疤”。而这些“伤疤”,成为紫金矿业暴富的成本。
原本世世代代生活在紫金山山坡上的同康村,命运一直和紫金矿业捆绑着。随着矿山的开发,村民们的田地被一点点征用,每年拿着并不丰厚的原始股分红、田地补偿款生活。直到2000年,紫金拦砂坝溃坝事件让村民们的生活不得不彻底改变。
同康村游氏家族的族谱上记录了当时发生的一切:“2000年8月25日是一个烙着惨烈和不幸的日子。那一天的下午3时30分,同康村两千多老幼站在离村庄不远的山坡上,眼睁睁看着溪水汹涌而下吞噬着他们的家园和良田……同康村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