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0日电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将于20日至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这次大会是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后,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举行的一次大规模、高级别的首脑会议。以下是一些与会国家的立场:
——中国: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杭生表示,中国希望大会秉承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各国强化政治意愿,全面落实1992年和2002年达成的协议,制定明确具体的实施计划,落实发达国家资金支持、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等方面承诺。中方希望大会通过一份高质量的成果文件,体现各方政治意愿,面向行动,切实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关切,指导未来国际合作。
赴里约参会的中国筹委会代表团团长杜鹰表示,为了有效应对未来挑战,中方认为最终通过的主席案文或大会文件必须坚持三大原则:一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是文件能否落实的关键;二是要坚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三大支柱相互平衡和协调的原则;三是世界要朝着绿色经济的道路发展,但应该允许各国根据各自的情况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美国: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表示,对美国而言,发展问题是个大问题。美国将发展问题与国防、外交一道列为美国对外和国家安全政策的三大支柱。发展问题密切存在于美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利益中。
谈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斯特恩表示,对美国而言,将其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防火墙”是完全不能令人接受的。即便它过去曾有意义,但在当前这个剧烈、迅速变化的世界中,它已经不再有意义。美国认为,应该“通过一种与快速变化的世界相适应的态度看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谈到发展中国家呼吁成立可持续发展基金,美国助理国务卿克丽·安-琼斯表示,她不认为美国会在大会中支持成立基金。
——俄罗斯:作为本次峰会的主题之一,绿色经济也是俄罗斯最关注的话题。俄官员和专家表示,俄罗斯在发展绿色经济上不能被动等待。
俄罗斯自然资源和环境部长谢尔盖·东斯科伊表示,俄政府的跨部门工作组在呈交“里约+20”峰会的报告中表达了俄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观点。比如,必须建立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观念,包括建立以提高能效为基础的新生产消费模式,不给自然资源和大气系统制造额外的负担,经济增长的前提应当是在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等。
俄罗斯联合国环境署促进委员会专家维克托·乌索夫认为,“里约+20”峰会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国际社会共同认识到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他说:“俄罗斯的立场是,必须达成协议。如果没有共同努力,每个国家表面说一套,背地里做一套,那么就不会有任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