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报》:这些年来,中国全面参与了联合国事务。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在哪些方面受益?
陈健:首先,中国通过联合国这个讲坛宣传了自己的主张。其次,每年中国领导人利用联合国大会这个舞台,同许多国家和国家集团开展了双边和多边接触,还通过联合国这个渠道与一些非建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第三,联合国是国际合作的工具。通过它,中国取得了联合国专门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财政和技术上的援助。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些援助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联合国是国际行动是否合法的标尺。这一点,过去中国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利用的也不多,将来会用的越来越多。
以两次伊拉克战争为例,它们分别由老布什和小布什发动,老布什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得到了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所以被认为是合法的。小布什发动的战争没有得到安理会授权,被联合国秘书长指责为非法。国际社会也认为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国际社会对于这两次战争给予了不同评价,可以看出联合国的特殊作用,即联合国代表国际道义和国际合法性。得到联合国批准,行动就是合法的。
最近有个很好的例子,中国海军舰队的亚丁湾护航,这是中国海军第一次走出国门开展军事行动。如果没有安理会授权,国际上肯定会兴起一股新的“中国威胁论”浪潮。但是由于中国是在联合国授权之下、执行联合国的任务,所以不但没有收到非议,而且被认为表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北京周报》:中国在哪些领域可以为联合国做出更多贡献?
陈健:首先是财政方面,中国交给联合国的会费比额已经连续四年不断增长,目前已经上升到3.1 %左右。按照联合国的规定,人均收入低于7000美元,只需要交纳应交费会的20%,打了80%的折扣。现在中国GDP人均已经达到3700美金,在今后10年肯定会翻一番,到时候会超过7000美金这个门槛。那时,就不再能享受这个折扣,估计10年内中国的会费会上升至世界第三,紧随美国和日本。所以我们对联合国的财政贡献会大大增加。
第二,中国对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援助,现在大部分都不是通过联合国来执行的,但是实际上,它们跟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是一致的。我主张更多地利用联合国这个平台来开展中国和非洲、拉丁美洲的合作。把这个也做成中国对联合国的贡献。
第三,中国可以在维和方面做出更多贡献。中国应该在维和上再往前走一步,建立成建制的战斗部队参与国际维和。相信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对联合国的贡献会越来越多。
《北京周报》:您作为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请您介绍一下,中国联合国协会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陈健:中国联合国协会是一个民间机构,它的主要工作首先是宣传联合国,宣传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目标,宣传中国的联合国外交,让中国人民更加支持联合国,更支持联合国外交。我们的网站是:www.unachina.org,介绍联合国、中国联合国外交的发展和联合国协会的活动。
首先,我们支持国内开展模拟联合国活动。模拟联合国活动是让学生代表不同的联合国成员国,就一个或者几个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了解联合国的运作。我们给予协助。我们从今年开始办了第一期模拟联合国的培训班,以提高这一活动的水平。
第二,中国联合国协会是联合国研究方面的一个协调机构,协调国内各界,包括学校、研究机构等开展的联合国研究,以座谈会、出书等方式,提高国内联合国研究的水平。目前我们在这些研讨会的基础上,已经编撰出版了两本书,《中国的联合国外交》和《联合国与和谐世界》。
第三,中国联合国协会还培养进入联合国工作的人员。进入联合国秘书处以及下属机构工作的人数跟交纳的费用是成正比的。随着交纳会费的增长,中国进入联合国工作的人员数量会有一个飞跃。进入联合国工作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政府推荐。另一种是通过考试,联合国每隔一两年,在不同的国家开展国家竞争性考试,从各国通过考试直接选拔人才。联合国协会的培训针对的就是这个考试。
《北京周报》:您对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有什么看法?
陈健:联合国安理会的组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形成的,它反映了战后国际关系的格局。65年过去了,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安理会必须改革,应该改革,不改革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由于安理会改革涉及到各方的利益,而目前为止,多极化还只是个进程,还没有定型,这就使得要马上确定今后半个世纪里安理会的格局,难度很大,或者说几乎不可能,条件不具备。因此,决定安理会改革的方案尚为时过早。
我主张采取一个过渡性的解决办法。不增加新的常任理事国,而是增加一些半常任理事国,即可以连选连任的非常任理事国。他们不享有否决权,但可以突破《联合国宪章》非常任理事国只能当一任的规定。只要一个非常任理事国得到多数的支持,就可以连选连任,一直当下去。这样,对于想当常任理事国的国家来说,虽然没得到常任理事国的名义,但是获得了实际效果。常任理事国对此也能接受。
这样就把联合国的理事国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中国和美国等五个常任理事国,第二类是日本、印度等连选连任的非常任理事国,第三类是其他只能当一任的非常任理事国。现在看来日本可以接受,不能接受的是印度。非洲国家也不愿意接受,它们要求有两个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因此,现在看来,达成协议比较困难。
总而言之,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但是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是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