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李克强结束访欧行程 中国亚欧外交更为清晰
晓岸 • 2014-10-20 • 来源:中国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李克强总理对德国、俄罗斯、意大利的访问结束了,中国领导人在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上的上乘表现也落下帷幕。这是一次例行性的出访,但结合今春习近平主席对欧洲四国的访问来看,它的意义就在于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在新时期推行亚欧外交的基本脉络,加速了亚欧大陆地缘经济和政治面貌已在发生的转型。

在此访琳琅满目的成果中,加强投资合作、铺筑高速运输走廊、推进金融互联、启动创新交流这四方面的线索特别令人印象深刻。它们相加,就是一个大手笔、一幅大图景,要将位于亚欧大陆两端的制造业优势连通起来,配以亚欧大陆桥所经地区的巨大市场空间、劳力资源和能源条件,打造最具潜力的经济发展带和竞争孤,中、德、俄三国正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

布热津斯基对此早有预言。他认为,一个“旨在更直接地联结欧亚大陆东西最富裕最勤劳的两端的运输网”必将出现。中国外交正以推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际行动回应布热津斯基的预言。受经济发展水平、地缘政治环境、地区安全秩序、市场开放观念等多重因素影响,这样一个具有高度整合意义的运输网更有可能在亚欧大陆的北缘而不是南沿率先形成。而这当然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必然给亚欧大陆带来永久性的改变。

布热津斯基明确提出亚欧大陆是最重要地缘政治中心的观点,用“棋手论”把地缘政治学说推向一个极致。他的问题就在于过份相信和鼓吹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那套“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控制了世界”的理论,极力佐证和推动美国作为一个非亚欧大陆国家应通过地缘政治竞争和战略博弈的手段在亚欧大陆谋求主导。这样的学术观点以及美国追随而至的战略行动损害了亚欧大陆国家的利益,也是导致美国深深卷入世界主要麻烦点并最终影响到其国力的思维根源之一。

亚欧大陆在历史上的相当长时期内处于割裂、分散状态,尽管曾有古丝绸之路这样的贸易通道,并因蒙古人的四面出击而加速了交流,但它的东西两端仍分属不同的文明体系,加之多年全球性热战冷战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亚欧融合与整合仍不是明朗的现实。外部超级大国固然可以凭借一时的实力优势、价值攻势和全球化便利介入、调控亚欧大陆事务,但从历史哲学的角度看,终归是要退回到她自己的地理条件所决定的地缘利益边界以内的,这样的迹象已经开始显现。

亚欧大陆的未来归根结底要靠亚欧大陆国家自己去塑造,他们是形成合力还是继续散漫甚至冲撞下去,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亚欧国家自己的战略和政治意愿。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见证他们主动融合意识的增强,这次以“构建负责任伙伴关系,促进可持续增长与安全”为主题的峰会开成了亚欧会议机制创立18年来最富实际内容的一次峰会,迈出了促进亚欧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互联互通、共同应对地区安全和全球性问题的实质性步伐,李克强以其在会上所作的积极推动以及会前双边访问中进行的务实铺垫充当了关键的引领者。

亚欧融合与整合的开启首先是经济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当世界发展重心向亚太转移,欧洲探索经济复苏之路,国际能源市场趋向低迷,亚欧大陆两端的国家相互靠拢市场之翼、俄罗斯与欧洲相互伸出和解之手便成为必然,各方已经看到共筑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发展高地是各种问题的长远解决之道。

欧洲一些人仍然对中国资本、装备的到来显示出不适应和战略紧张的情绪,继续在李克强到访之际通过媒体评论兜售他们的观点,声称中国正在仿效二战后的美国搞“新马歇尔计划”以买断欧洲登顶世界。这样的论调滑稽异常,错误地理解了中欧合作的互利互补性质。搞“新马歇尔计划”,中国既没有这样的战略,也没有这样的能力,更不会有这种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和现实客观条件的怪诞思维。中国推动的中欧、中俄合作是双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中优势因素的聚合、短板因素的互补,欧洲领导人向李克强伸出的拥抱臂膀是出于对中国和亚洲未来发展潜力和机会的重视。

欧洲的主流视点更多关注着中俄、中德靠近以及德俄在欧亚结合部地缘政治紧张局面中的暧昧关系,一系列问题抛向思考空间:中国对俄罗斯的金融、贸易、投资支持能帮助俄避开经济制裁导致的金融危机吗?中国与德国加强合作能实现两个制造业帝国的强强联合从而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吗?德俄在市场、能源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将会在西方对俄包围圈上撕开一个口子吗?更有甚者发问,一个中俄德三国轴心亦或一个“亚欧大陆正义联盟”是否已隐约出现北半球的地平线上?对最后这个问题的讨论在欧洲呈现激增之势。也许有关提法耸人听闻,但提问之人敏锐察觉到了亚欧大陆地缘政治经济天平随中国崛起悄然发生的移动。

美国密切观望着亚欧融合与整合的趋势。她并不急于下判断,仍然相信其分别在与各国的双边关系渠道和北约、7国集团、20国集团等多边机制内的影响力足以防止美国在亚欧大陆的利益遭到排挤。但是,美国自二战结束以来一直在实行并随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调整得到重申的以控制亚欧大陆为目标的“两洋战略”真能长期维系吗?这并不是一个答案高度确定的问题。

就在李克强访欧即将结束之时,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正在美国访问,为11月上旬中方在北京接待美国总统奥巴马做最后的政治准备。美国国务卿克里在波士顿与杨洁篪进行了长时间、多形式的交谈,包括共品私房菜、参观亚当斯总统故居,堪称一次副国级、微缩版的“庄园会晤”。同美国及太平洋国家的关系刚好与同亚欧陆上国家的关系一道构成中国外交的两翼,中国将全力维护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共识,不会愚蠢到在中美关系和亚欧关系之间形成“零和”。

中国在亚欧大陆的积极外交有它自身的经济、政治和战略驱动因素,将其解读为组建排斥美国的战略联盟着实是危言耸听。也许,未来世界的稳定格局有赖于三组关系的均衡:一个强有力的跨大西洋关系、一个强有力的跨太平洋关系、一个强有力的泛亚欧大陆关系,缺一不可。这也正是李克强在本届亚欧首脑会议上演讲时所说的“亚欧大陆的和平稳定,关乎世界的和平安全”的深意所在。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李克强结束访欧行程 中国亚欧外交更为清晰
国考报名突破26万 1466个职位无人过审
北大前校长谈转基因:已阻碍相关产品造福于民
机构称央行将再次释放流动性
刘奇葆:冀海外中文报纸生动准确介绍中国梦
车改办谈公车改革:必须节约开支是政策底线
杨洁篪访美为元首会晤暖场 克里“家宴”接待
梁振英:中央对特区政府处理“占中”充满信心
十八届四中全会今开幕 专题研究依法治国
法治:制度、机制和文化的有机统一
微画册更多
轨迹
本期我们选择的照片,汇聚成一条轨迹,这些记录标志性历史事件和足以点亮历史之现实细节的影像跨越了几十年,勾勒出了中国瞬息万变的生动轮廓和中国老百姓始终未变的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内质。
专题导航更多

李克强访问欧洲三国

10月9日至17日,李克强总理赴德国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并对德国、俄罗斯、意大利进行正式访问。期间,李克强还参加中俄总理定期会晤,访问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出席亚欧首脑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的纪念日。65年来,中国由积贫积弱不断走向繁荣富强,中国的社会经济、综合国力、人民生活、国际地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

习近平访问亚洲四国
亚欧新闻媒体论坛
对口援藏二十年
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