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李君如:在全社会普及人权文化
• 2014-08-06 • 来源:人民日报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5月26日,以《2013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为题的人权白皮书发布。作为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历史纪录,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第十一个人权白皮书。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李君如。

记者:您认为,2013年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中,有哪些事件具有标志性意义?

李君如:2013年,是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全面进步的一年。人权白皮书从发展权利、社会保障权利、民主权利、自由言论权利等9个方面阐述了新进展。其中特别抢眼的,一是与公民劳动权直接相联系的就业人数。在去年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比上年多增44万人。二是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方面,在中国实行了50多年的劳动教养制度于去年被废止。三是在民主权利上,去年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来自一线工人农民的代表人数比上届增加5.18%,党政领导干部代表人数比上届减少6.93%。四是中国去年顺利通过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二轮国别人权审查,并再次高票当选为2014年至2016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国。这都是2013年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标志性事件。

记者:您在许多场合说过,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不仅体现在公民各项人权的维护和保障上,还体现在人权理论的创新和建构上。这次发表的人权白皮书是否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李君如:2013年的中国人权白皮书,连同过去的10个人权白皮书,都体现了我国对中国特色人权理论的基本认识。

我们知道,“人权”这个概念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从西方引进的,但是这个概念一进入中国,就与“国权”即“集体人权”结合在一起,赋予了中国人民不仅要反封建,还要反对帝国主义的使命。经过长期的革命,在争得集体人权后,中国人民获得了享受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条件。然而,贫穷落后的基本国情又告诉我们,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讲,不解决温饱问题连最基本的生存权都不可能有,于是认识到了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的人权。同时,我们也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实现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尽管西方一些所谓的“人权卫士”对于我们的这些认识老是喋喋不休地加以指责,但实践证明我们关于人权的这些认识为人民脱贫、为世界减贫作出的贡献最大。现在,这些来自实践的认识正在上升为理论——中国特色人权理论。我们发表这11个人权白皮书的内容及其逻辑结构所体现的,就是中国特色人权理论。

记者:推进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十分不易,每推进一步都要经过巨大的努力。您认为,今后人权事业的发展,还有哪些障碍要破除?

李君如:当然,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想更好地推进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就要深入研究和破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瓶颈。一要破除政治观念上的瓶颈。许多人依然把人权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缺乏认识,担心人权讲多了会被人看作是搞资产阶级那一套。二要破除思想作风上的瓶颈。这主要是一些人头脑中依然存在封建主义的意识、官僚主义的恶习。他们的所言所行,总是同人权观念相对立。三要破除经济发展和社会开放程度上的瓶颈。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和封闭的地区,不仅侵犯人权的问题更为突出,情节更为恶劣,而且许多人自己对自己也没有基本的尊严感和人权要求。

在破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瓶颈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全社会普及人权文化,进一步促进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在一个有着几千年专制主义文化传统的国家,要推进人权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回顾历史,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实际上是中国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作为人权研究工作者,我们应该自觉地把这一任务担当起来。从书斋里走出来,走到人民群众中去,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语,通过多种形式,普及人权知识和人权文化。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习近平将出席第二届夏季青奥会开幕式
张高丽任京津冀领导小组组长 协调利益格局
北约首脑会议将于9月在英举行
普京将出席斯洛伐克“反希特勒起义”纪念活动
奥巴马向俄罗斯发出警告 敦促其莫插手乌问题
习近平就埃博拉疫情致电几内亚等三国
习近平两提“经济新常态” 党报连续3天阐释
习近平: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中国援助物资及卫生专家陆续抵埃博拉疫情三国
习近平:市场决定性作用基础上完善宏观调控
微画册更多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
2013年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再开放”的新阶段。
专题导航更多

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

德国是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当前两国关系在高水平上不断取得新发展。中方愿与德方共同努力,推动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健康发展,增进两国政治互信,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

习近平出访韩国

中韩建交22年来,两国关系全面迅速发展,在许多领域成为重要合作伙伴。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两国领导人的经常性沟通,通过互访和会晤、互致函电、互派特使、互通电话等方式,不断加深两国人民友谊。

李克强访问英国、希腊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
粽叶飘香 品味端午
中国媒体丝路行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