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中国梦的世界对话- 中国梦与中国道路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石仲泉:解读中国梦,要凸显它的本质内涵
• 2013-12-06 • 来源:《前线》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在不同层面,从不同角度,不少人对中国梦进行了多元解读。这既有国家之梦,也有个人之梦;既有长远之梦,也有近期之梦;既有宏大抱负之梦,也有温馨康乐之梦;既有专家学者的理论阐述,也有老百姓的通俗宣讲等等。这说明中国梦有很大的包容量,能调动最广泛的群众参与,具有高度的凝聚力,释放出了巨大的正能量。但是我以为,在对中国梦的众多解读中,还需要凸显它的本质内涵,就是习近平同志讲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多元化的解读,不应当模糊、淡化这个本质内涵。

怎样理解中国梦的本质内涵?这里首先要弄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准问题。不厘清标准,就很难有共识。而这首先就需要了解中华民族在历史兴盛时期是什么样子,然后才谈得上什么是“复兴”。古代中国的盛世有两个重要标识:一是疆域版图特别辽阔。清朝康熙年间将古代中国疆域版图定格为约1300多万平方公里,设立的台湾府就包括钓鱼岛和南海诸岛。二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的。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包括发现),使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含义在我看来就是,第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般地说,不是要恢复古代中国鼎盛时期的疆域版图。历史过去几百年,疆域沿革变化很大。我国遵守通行的国际法律法规,不可能去改变现状。第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要是要使中华民族跻身于先进民族行列,为人类作出的贡献尽量占很大份额。

在理解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上,我们要澄清一个问题即中国梦是发展战略,但不是理论形态。因为第一,中国梦这个称谓不是理论形态的称谓。凡理论形态,都属于理论概念层面,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乃至形而上(注意,没有“学”字,不是指形而上学)性。比如,我们讲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都是抽象概念的集合体。而中国梦这个称谓,显然不是这个层面的抽象概念。它是一个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的形象表述。第二,构建新的理论形态,需要时间沉淀和实践检验,是一段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不是理论概念的推演。就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作为指导思想的每个理论,都是那段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都经历了一段历史过程。毛泽东思想,从初步形成到科学的概念称谓提出,再到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整整15年时间。邓小平理论,从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再到十五大提出邓小平理论概念,正式明确为党的指导思想,则经过了19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江泽民任党的总书记到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十六大将其提升为党的指导思想,也有13年。科学发展观,从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任职,到2003年提出这个科学称谓,再到十八大明确为指导思想,也有10年。既然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新的理论就应当是新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实践还在发展,对实践经验的总结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这就需要有时间在解决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新矛盾的过程中来总结经验和积累认识。到了一定时候,实践经验丰富了,理论认识成熟了,就会水到渠成,实至名归。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去世 享年95岁
“嫦娥三号”预计今晚进入100公里环月轨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时常看不懂中美关系
中外学者吁中美建立网络安全国际规范
中国青年报:消费者能否成为4G的最大受益者
习近平同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举行会谈
关于加强中美经济关系的联合情况说明
李克强晤拜登:推动中美更广范围更高水平合作
中乌关于进一步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习近平:青年一代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
美丽中国微画册更多
NO.4《美丽淅川》
    河南省淅川县是一块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位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南北文化交汇带,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
专题导航更多

习近平出访拉美三国并赴美会晤奥巴马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5月31日至6月6日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于6月7日至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巴马总统举行会晤。

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芦山,7.0级强震再次撕裂中国的伤口,再次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我们沉痛哀悼地震中的遇难同胞,深切慰问坚强、勇敢的受灾群众。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
2013年全国两会
黄灯停 绿灯行
纪念北京周报创刊55周年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