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 日本語 Español Deutsch Français English 中 文
首页- 专题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新华社评论员:灾情就是命令 时间就是生命
• 2013-04-22 • 来源:新华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

 

新华网北京4月21日电 在又一次自然灾难的严峻考验面前,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坚强的中国人民迅速投入到又一场抗震救灾、抢险救援的战斗之中。

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近5年后,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灾情就是命令。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到李克强总理紧急赶赴震区,指出“一分一秒也不能耽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场和死亡竞速的生死大救援迅速展开。

人民的生命最宝贵。在被称为“黄金救援72小时”里,速度是抢救生命的关键,也是检验灾害应急响应机制运行效率的核心。从医疗救援力量快速集结,通信设施、道路抢修即刻展开,各类救灾物资紧急调运,到群众自发志愿献血,主动腾出通往灾区道路,网络传播自救防灾知识等,紧紧围绕生命救援的行动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从政府到民间的救灾力量正在不断凝聚和迸发。

自上而下的统一指挥,八方来援的力量整合,构成了中国应对灾害的制度保障。人们看到,部队加紧空运救灾人员物资,武警官兵快速机动投入搜救,外地医务人员紧急驰援加强救治力量。在震区的空中和地面、城镇与乡村,一张立体多维的施救网在集中统一高效的指挥协调下快速张开。这张拯救生命之网的背后,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展现,是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奠定的雄厚物质基础,还有汶川大地震等历次自然灾害抢险中积累的丰富救灾经验。有实力才有底气,有经验更有信心。我们对尽力抢救出更多宝贵生命充满希望。

祈福雅安,加油中国!面对强烈地震,中国人又一次团结凝聚起直面灾难的伟大力量。志愿者闻讯而动,或捐款捐物、献血救人,或呼吁减少道路通信资源占用;网络上爱心涌动,或深情祈福、传递关怀,或搜集自救知识,提供信息联络……从我做起行动起来,彰显公民责任意识;镇定沉着避免盲动,体现公众成熟理性。亿万普通人充满关爱的激情迸发与坚定沉稳的行为选择,构成了一个正大步走向伟大复兴民族的时代画像,汇聚成一个国家战胜一切自然灾害和艰难险阻的无比强大的正能量。

灾难带来痛苦,也磨砺着精神。多灾多难的历史,给予我们这个民族太多的惨痛记忆,也锻造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坚强品格和砥砺奋进的民族精神。越是灾难来临,越是团结互助;愈是挑战严峻,愈是坚定沉着。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一次次严重灾害面前,中国人把失去亲人的悲痛化作救助他人的动力,把故土难舍的深情变为对口援建的无私,传承着中华民族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秀传统,不断加高民族精神这座不朽的丰碑。

救援力量还在源源赶赴地震灾区。震后的芦山电力供应尚未恢复,受灾群众的第一夜在黑暗中度过。帐篷里,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在手电筒的光亮下进行;废墟上,搜救队员头顶应急灯,不间断搜寻着生命的迹象;新闻中,来自记者灾区一线的现场报道,把全国人民的心和受灾群众紧紧相连。

重创后的雅安芦山,你们并不孤独。13亿人民是你们的亲人,伟大的祖国是你们的后盾。让我们一起为遇难同胞哀悼,为受伤群众祈福,为被毁家园的重建伸出援手,献出爱心,凝聚战胜灾难的坚强力量。

 

分享到: 更多
今日要闻更多
雅安市人民医院积极部署医疗救助工作
雅安芦山地震遇难人数至188人 失踪25人
雅安市官方:地震遇难人数不会大幅增加
潘基文对四川芦山地震表示悲痛
公安部前方指挥部:全力确保生命通道畅通
外交部:中方救灾物资充足 暂不需外国救援
芦宝公路基本畅通 “生命孤岛”不再“孤单”
李克强到华西医院看望地震危重伤员
国办要求有序做好支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
国办:各单位团体未经批准暂不进入灾区
北京周报中文E刊更多
2012年第10期
2012年第9期
2012年第8期
2012年第7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5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专题导航更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莫言和他的文学世界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点,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养老金之困
外国人眼里的科学发展观
中德建交四十周年
中国与美欧日的稀土“博弈”
视频更多
图片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