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英文新闻周刊日本語 Deutsch Français Español English 中 文
习语用典 学习时间
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中美未来外交官夏令营在苏州开幕

陶子惠  ·   2025-07-16  ·   来源:北京周报网
标签:中美未来外交官夏令营;知东汇西;文化
打印
纠错

7月16日,中美未来外交官夏令营开幕式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举办。(尹康摄)

  “真正的外交早在正式谈判之前就已开始——它萌发于这样的交流场合,成长于群聊讨论,绽放于共同欢笑,最终扎根于耐心倾听的修养之中。”7月16日,中美未来外交官夏令营开幕式在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成功举办。会上,上海美国商会政府事务副主任裴文德(Peter Cuthbert)的这番话,精准地道出了本次活动的精髓。来自中美两国的机构代表、教育机构负责人及中美青年学子齐聚一堂,通过主题演讲、案例分享与深入互动,共同探讨青年交流对中美关系发展的深远意义。

王宁致辞。(尹康摄)

  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北京周报社)党委专职副书记王宁寄语青年以本次活动为起点,以外交官视角化解分歧,以文化使者身份发掘共通价值,为中美关系播下希望的种子。“青年朋友们这几天在中国的经历证明了一点,青年交流的意义不在于达成多少共识,而在于打开多少心扉。”王宁表示,“作为中国国际传播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始终致力于搭建中国与美洲乃至世界沟通的桥梁,也将持续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守护跨越太平洋的友谊之桥。”

阮周林致辞。(尹康摄)

  “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蕴藏着深邃的智慧和历久弥新的传统。而美国则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国家,以其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闻名于世。”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阮周林在致辞中指出,中美作为文明古国与创新强国,文化交流是增进理解的基础。他表示,这两种文化,如同夜空中璀璨的繁星,各放异彩,共同照亮了人类文明的天空。长期以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在增进人民相互理解和建立友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球化时代下,青年交流通过学术、艺术、体育等领域的互动,持续滋养两国友谊,为政治、经贸等多领域合作奠定互信基础。

裴文德(Peter Cuthbert)致辞。(尹康摄)

  裴文德以亲身经历揭示跨文化协作的深层价值。他分享了中美学生组队参赛时因沟通方式差异引发的摩擦:美方习惯用邮件正式沟通未获回应,中方倾向于微信群快速讨论未被重视,最终通过制定“微信讨论+邮件决策+双语摘要”的协作规则化解了分歧。他强调,青年一代需在多元沟通场景中培养包容与协作能力。

  “上海美国商会代表逾3000家在华企业,其百年历程印证了中美经贸、教育与人文往来对双边关系的重要支撑。”裴文德表示,“中美关系的未来也将由在座青年个体的理解与行动塑造。”

巴伊娅·西蒙斯-莱恩(Lauren Bahia Simons-Lane)致辞。(尹康摄)

  美国国际学生会议代表巴伊娅·西蒙斯-莱恩(Lauren Bahia Simons-Lane)谈到“第五届中美学生会议”项目细节时说:“本届会议由学生执委会自主决策,从城市选址到议题设置均由青年主导。”在她看来,当前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关键点在于促进民众相知相亲,而理解始于人与人的真实联结。

舒欣致辞。(尹康摄)

  中美未来外交官夏令营秘书长、“第五届中美学生会议”项目中国事务代表舒欣介绍,作为全学生主导的项目,本届夏令营开幕式特别设置了文化换装环节——美方代表身着传统中式服装,中方代表穿着西式正装,以具象化形式诠释跨文化交融。

7月16日,“青年交流赋能中美关系”圆桌论坛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举办。 (尹康摄)

  随后举办的圆桌论坛聚焦青年交流如何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与会者一致认为青年是未来全球治理的关键力量,他们在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务实合作能够打破刻板印象、建立长期信任。

  7月7日至23日,由美国国际学生会议“第五届中美学生会议”项目组织的25位中美青年代表在华参加“知东汇西:中美青年共话未来”活动,他们从北京启程,前往西安、苏州和上海进行系列参访与对话交流。该活动由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北京周报社)、美国国际学生会议、西交利物浦大学共同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协办。中美未来外交官夏令营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州期间,中美青年还将一同参访苏州博物馆、体验茶文化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 订阅服务
合作伙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