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蔚 · 2025-07-14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标签:知东汇西;中美大学生对话会;文化 | 打印
| 纠错 |
7月14日,中美青年代表来到西安交通大学参加中美大学生对话会(西安专场)。(尹康摄)
“在这个日益喧嚣割裂的世界,你们展现出的开放、好奇与倾听,格外珍贵。” 7月14日,在中美大学生对话会(西安专场),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纪婷感慨说。
纪婷致辞。(尹康摄)
中美大学生对话会(西安专场)在西安交通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中美两国大学生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国际留学生们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心得。纪婷表示,这场对话不仅连接着中美两国,更连接着将共同塑造未来的一代年轻人。
巴伊娅·西蒙斯-莱恩致辞。(尹康摄)
美国国际学生会议执行主任巴伊娅·西蒙斯-莱恩(Lauren Bahia Simons-Lane)作为美方领队之一,希望通过对话,能让中美青年代表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国际学生建立新的友谊,深化彼此间的理解。
陶幸发言。(尹康摄)
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知东汇西”项目负责人陶幸表示,希望大家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在交流中观察差异、理解差异,用开放的心态看待彼此的不同。
可兰·涅维斯-诺埃尔发言。(尹康摄)
“第五届中美学生会议”主席、东田纳西州立大学学生可兰·涅维斯-诺埃尔(Kiran Alexis Nieves-Noel)代表中美青年代表团发言。她表示,中美关系的未来,应建立在理解而非臆断之上,合作而非竞争之上,在场的所有人不仅在参与一场会议,更是在共同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
会上,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彭凤玲教授为大家作“舌尖上的中国:不止是美食,更是文化密码”专题讲座。她系统阐述了中国饮食文化,涵盖菜系分类、餐具使用及其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美国大学生达莉娅· 汤利-贝克韦尔 (Dahlia Townley-Bakewell)表示,此次讲座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让她意识到很多原本习以为常的事物,其实背后蕴藏着更深的文化意义。“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各个元素彼此呼应、相互支撑,构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体系,真的让我觉得很新鲜也很有趣。”她说。中国大学生刘雨璇表示,她向美国青年代表们介绍中国美食及每道菜肴背后的文化习俗与典故,“这既是促进中美交流、营造对话氛围的过程,也是彼此走近的契机。”
7月14日,身着汉服的中美青年代表赴大雁塔游览。(尹康摄)
此次对话会是“知东汇西:中美青年共话未来”活动的一部分。该活动由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北京周报社)、美国国际学生会议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共同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协办。7月7日至23日期间,由美国国际学生会议“第五届中美学生会议”项目组织的25位中美青年代表从北京启程,前往西安、苏州和上海进行参访与对话交流。7月12日至15日,中美青年代表们在古都西安参访,参观华清宫、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历史文化遗址,并通过汉服体验等互动环节,切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
|
产品专区 |
|
合作伙伴: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1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996274
版权所有 2000-2024 北京周报中文网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